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初葩记 > 第143章

第143章

待,他们是匈奴部落中的一支小部族,因不愿意归服新王,所以才被bī绕过长城来到秦国境内,到了秦国总共只剩下千把人,又遭秦国各地军民围剿,现已经失散了去。李信听后,便派了一路骑兵追捕剩下的匈奴,自领大军和西北军会合去了。李信军刚进萧关不多久,匈奴大军果然来犯,李信出关应战,胡人却趁一统草原之勇,锐不可当。李信败后,拒门不出,匈奴也偃旗息鼓,只在城外十公里处安营扎寨,一连十天相安无事。正当第十一天时,突然一只步骑从关内杀出,城外匈奴也攻上关隘,两头夹击之下,没一夜工夫便攻破了萧关这一咽喉要道。等固守华亭的聂弱军支援时,狄马已席卷关中北境。而正因聂弱军在侧牵制,胡兵还暂未能抽身纵马直下关中腹地。

胥无梦看完书信,军人的血性开始发酵,催促着他上到战场。他立马挥书一封要派人送到右丞相府去。可刚把人喊来,却又怎样也没开出口。武人的热血刚过沸点,官家的遭遇使得他的脑子又迅速冷却了下来。当他想到“潜龙勿用”之时,他已经完全没了上书的念头。他虽出生武将世家,却从小饱读经典,又是一等聪慧,把学来知识融会贯通,更深谙其道。百经之源的易经当中的第一卦——乾卦易理便已经说明,无论在人的处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都要“利见大人”,无论“君”和“臣”,都要遇到机遇和贵人才能一展抱负,否者只能隐忍,如果qiáng行出头,必然凶多吉少。套用到现今的形势,结局已然明了。欲所不能,感情和理性的相互jiāo织,使得他坐立难安,熬到四更终于在匍在桌案上昏昏之中睡去。一连几天,胥无梦夜夜如此,原本旧伤未愈,又添新痕,便一病不起,人更加变了副模样。等到某日,他终于想起自己那个未拆的盒子,打开后他的心才渐渐宽了下来。

说来奇事,两个星期后,皇帝竟复了胥无梦的职位,让他急速赶到战前担任李斯副将,全权负责军务。原来,李信失了萧关,回到王都,皇帝只削去他的爵位,夺去食邑两千户,停职待用。又让李斯为上将军,率各路勤王大军在关中平原迎战匈奴。一时间,勤王军可谓是连营百里,风光无限。哪知勤王军人数虽多,却管理杂乱无序,缺乏统一调度,军令往往要几天才能传达到基层,难以形成一股合力。这样便导致真打起来,往往前后脱节,顾此失彼。而匈奴却久战成jīng,战士个个骁勇。勤王军还没打上几场硬仗,便已有溃败之相。李斯见形势倒逆,再若有失,西安都要被匈奴踏平,便急忙上报,让皇帝速寻能征善战之人接替。加上朝内赢腾、郑国、姚贾等先皇老臣的极力推荐,这才有了胥无梦复起之事。

话说胥无梦一来到军中,便撤去所有连营,倒退百里,返回渭水以南。又打开西安北段渭水河堤,灌渭水入平原,等水漫三十里后才重新合上堤坝。再以重兵把守雍城,其余各地勤王部队分散于渭水南岸以为拒守。如此一来,犹如壮士断腕,不但旧都咸阳被水淹去,连渭水以北全部沦为了匈奴铁马任意践踏之地,只剩下孤城——雍城和华亭还未沦陷。这一决定在起初着实令王都乃至全国震惊,国家自统一以来,还从未如此láng狈之举,各种质疑胥无梦的风声又甚嚣尘上,百姓私议,官员上书弹劾,庙堂权力中枢争论不休,可这都没能阻挡胥无梦的孤意,他赶在上意未决之前,就把这一切计划都已经实施完毕。而李斯则是不闻不问,任凭他去折腾,只上书一封,指明一切军务与自己无关,敷衍塞责了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