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霍文昌舒了一口长长的气,看着院子里的少年。
这次,就算了吧,平安就好!霍家总要留个根在啊。
霍文昌脑海里浮现往昔,战场之上一个个倒下去的霍家人,如今唯二活着的只有老主子和小主子。
老主子之所以还好好地活着,不过是皇帝还顾忌着名声,留下老主子堵天下人的嘴罢了,说是要让老将军安享晚年,实则是相当于把人软禁在京都,而小主子,那老皇帝怕是以为人早就死透了。
霍文昌看着院子里的少年,眼神追逐着身边的少女,岁依旧面无表情,可眉眼的柔和无不表达着他的愉悦,院内阳光明媚,时不时传来几个孩子笑闹声,颇有点岁月静好的意味。
若是小主子头脑清醒,想必也会这般选择。
唉,他纠结这些做什么,左右小主子现在这个样子,他就是想做什么也有心无力。
与此同时,京都。
在齐王偷跑了整整五天后,景仁帝才将将知晓。
“你说齐王去了哪?”
在景仁帝震怒的逼视下,大太监郑义硬着头皮答道。
“回陛下,齐王殿下去往了北麓边城湖水县。”
“胡闹!简直是胡闹!”景仁帝气的挥手扫掉了桌案上的奏折,胸口剧烈的一起一伏。
自从霍凌云失踪后,这个儿子便对他再也没了笑容,他知道他在怪他,可他并不认为自己不对,皇儿还小,不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他可以慢慢教他,没关系,可再如何也不能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他还病着,一个不好可是会没命的他到底知不知道。
“可知齐王是去做什么?”
“说是鬼医浮华现身湖水县,齐王是去求医。”郑义低头把得来的消息禀告给景仁帝。
景仁帝闻此言面色一滞,怒火慢慢散了去,眼底瞬间是又忧又愁。
“那圣医门的掌门人都只能遏制他的病情发展,那个江湖游医又能有什么办法,怎么就这般莽撞呢,若真想让浮华来治,朕宣他来就是,在宫里,天下间什么样的好大夫找不来,怎的就不能再等等。”
郑义与景仁帝主仆四十余年,几乎陪着景仁帝经历了所有的风浪,私下里倒是敢跟皇帝说上那么一两句心里话。知道皇帝是真的心疼齐王,只犹豫片刻便说道。
“陛下,那浮华孤身一人,性子古怪,除了标志的银面具与黑衣大氅,没人会认得出来他,江湖上传闻,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
郑义说道这里顿了一下,看了一眼皇帝并无不虞之色才继续说道。
“奴才看那圣医门对齐王的病也是束手无策,天下间能跟圣医门医术比肩的也唯有这鬼医浮华了,齐王殿下福星高照,没准再回来时就已病愈了呢。”
景仁帝叹口气,坐了下来,若真是那样该多好,可现在人已经走了五天了,等把人追上了估计也走了路程的一半了,与其让他返回京都,还不如让他直接向前走,没准还能挣得一条命回来。
景仁帝自己心里也是清楚,若是齐王就这么熬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即便有圣医门的药也还是住不住儿子肚子的东西一天天涨大。
罢了,就这么赌一把吧,他乃一国之君,有他护着齐王,老天爷怎么也该多偏爱他的皇儿几分才是。
想到这段时间为了给皇儿求医,那圣医门对他堂堂一国之君的傲慢不屑,景仁帝就愤懑不已,这会被亲儿子惹出来的火气一股脑的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圣洪川那个老匹夫,竟敢跟我摆架子,待我的皇儿病愈归来,看我怎么羞辱他!”
郑义看了一眼景仁帝愤愤不平的模样又立即垂下了眸子,皇上也就只能嘴上说说罢了,真要是给圣医门什么惩罚却是不能够。不然真要惹恼了圣医门,把门人都召集起来退离京都那就大事不妙了。
这天下间也就圣医门有这个本事能成为各个国家的座上宾了,若不然犯了对帝王的大不敬又怎能安然无恙呢,换个人此刻都早没命了。
湖水村。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期间木锦的药材基地算是彻底修建完成,只待药材到位便可投入生产,另外还发生了一件事,让人震惊的同时不得不感叹恶有恶报。
原是李铁柱三天前被征了兵,带着母亲想要逃到山里躲避两天,却倒霉的在路上被那几个征兵的士兵给撞见认了出来,挣扎逃跑间被误伤子孙根,成了太监,此刻正在家里修养。
按理说逃脱兵役是要丢了小命的,可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