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长青和江芷交谈时,大船的甲板上,江春把这一幕看在了眼中。他倒是没有因为江芷和王长青谈话,心中就有什么不高兴的。江春了解自己的女儿,自家女儿是个眼高于顶的孩子,不是谁都可以轻易拐走的。
江芷愿意和王长青谈话,是王长青在技艺方面得到了江芷的青睐。
事实上,江春对王长青也颇为欣赏。
江春见江芷和王长青往回走,转身便回房间去了,没有干涉江芷的事情。王长青和江芷联袂登上船,相互交谈,却是越谈越觉得投缘。
王长青双手撑在船舷上,说道:“如今的戏曲界,以昆曲为尊。之所以如此,是朝廷的达官贵人都看重昆曲,每逢大事,都请昆曲的艺人演出。”
“然而,如今的昆曲少了生气。”
“反倒是其他的戏曲,虽然都被称之为花部,被称之为乱弹曲子,但却活力十足,能引得无数人关注,让无数人喜欢。”
“朝廷虽然不承认我们这些戏曲的地位,但百姓最喜欢。我认为,这一现状虽然暂时维持,但时间长了,必然会得到改观。”
“百姓喜欢的,百姓拥护的,大多数人喜欢的,才是真正的主流。天下间的戏曲,最终不会是一家独大的局面,昆曲不可能长期压制其他的戏曲。”
王长青侃侃而谈,言辞中,尽是笃定。
江芷听完后,清秀面庞上,尽是赞许神情,说道:“王公子所言甚是,纵观古今历史,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没有长生不死的人,没有什么能长存。”
“历史的浩荡洪流下,一切都会改变。”
“同样的道理,放在戏曲上,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戏曲。昆曲暂时受达官贵人青睐,占据了主流地位,是一家独大,但实际上,却已经在慢慢的改变。”
“据我所致,当今乾隆爷,便很喜欢花部戏曲,不是特别喜欢昆曲。甚至乾隆爷数次下江南,也没有听昆曲,而是听了余姚、海盐、弋阳、昆山等地戏曲。正所谓上行下效,只要乾隆爷喜欢,昆曲一家独大的局面,必定会改变的。”
江芷的言语中,也有笃定。
她是江春的女儿,熟悉情况,加之她有才学,能有自己的判断。
王长青闻言,眼中掠过一抹惊讶。
惊讶有
二。
第一,江芷的言谈举止很不凡。这样的见解,出自一个女子之口,令人震惊。第二,江芷有渠道知道乾隆皇帝的事儿,这不是普通人能办到的。
两个缘由,让王长青大为震撼。
王长青没有去深究,压下心中的惊讶,微笑道:“江姑娘所言甚是,我希望那一日能早一天到来。一枝独秀,终究不如百花齐放。”
“确实如此!”
江芷颔首点头。
两人聊着天,说着话,很是投契。
不知不觉间,已经日上三竿。这时候,太阳已经高高升起,船上也开始热闹了起来。人来人往,已经不利于交谈,加之太阳晒在人身上,也有些火辣辣的。王长青便不纠缠,主动提出告辞。
两人分别,各自回房。
当王长青回到房间,就被王长福打趣道:“公子,我先前出了房间,准备到甲板上找你吃早饭的,刚到甲板上,就见您和一个妙龄女子并肩站立。公子真厉害,吊个嗓子,都能有桃花运。”
王长青哼声道:“不是你小子想的那样,我没有别的想法。”
王长福嘿嘿道:“万一,那女子有想法呢?”
王长青道:“你倒是会做白日梦。”
顿了顿,王长青道:“别贫了,去给我拿一点吃的来。”
“是!”
王长福应下,收起脸上的笑容,去为王长青准备吃食。早上的吃食很简单,就是豆浆油条。王长青吃过后,在房间中看书。
大船在渡口又耽搁了一天,翌日清晨,便起航南下。从天津这一段航程开始,便沿着大运河一直南下。而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王长青都会出来吊嗓子。
每到这个时候,江芷也会出现,会和王长青交流切磋一番。这样的日子,虽然简单,但彼此却乐在其中。时间飞逝,转眼大船进入江苏境内,距离扬州已然不远。
这一日,江芷和王长青一起交流结束,她便返回房中。
江芷刚回到房内,就听丫鬟说江春让她去一趟。江芷不清楚事情,连忙出了房间,径直来到江春的房中,行礼后问道:“爹爹找女儿来,有什么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