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江芷的声音,亦或是王长青的声音,都极具穿透力,能直达人心,这是一个共通点。也可以称之为祖师爷赏饭吃。
戏曲这一行当,如果声音不行,几乎就废了。
不过和江芷声音不同的是,王长青的声音浑厚,中气十足,更带着锵锵之音,让人瞬间就能带入,仿佛自身就是诸葛亮,又仿佛回到了那金戈铁马的年代。
随着王长青唱罢后,一个旗牌官上前,靠近了王长青,嘴中念叨道:“手捧地理图,报与丞相知。”
然后,旗牌官走到城门前,道:“门上哪位在?”
站在王长青身旁的童儿问道:“什么人?”
旗牌官道:“烦劳通禀,献图人求见。”
童儿道:“候着。”
说完,童儿转身看向王长青,唱道:“启禀丞相,献图人求见。”
王长青一摞颌下的胡须,锵声道:“传!”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而随着旗牌官见到诸葛亮,剧情正式开始的。上一次在戏园子内,王长青和王景兴对唱,王景兴扮演诸葛亮,而其余的旗牌官、童儿等一众角色,都是王长青一人扮演。
如今则不同。
戏园子中有这么多的人,演起来更加丰富,可观赏性更强。
在王长青一点点的推进下,剧情不断的往下。
《空城计》的几个场景,一段接着一段,每到**处,便是涨声大作。
王长青此刻,已然调动了听众情绪。
在王长青唱戏的时候,到**时,台下掌声大作,爆发出轰鸣的叫好声。到平缓处,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静静倾听。
王长青的技艺,得到客厅观众的赞许。
江春脸上,也布满了笑容。
王长青技艺高,证明他江春有眼光。
因为这是他江春提携的。
杨三余坐在堂中,听着王长青的嗓音,看着王长青的步态,以及王长青手持羽扇的动作,脸上神情无比凝重。
他和王景兴交手十余年,两人互有胜负。
对王景兴,杨三余很熟悉。
可眼前的王长青,杨三余是第一次见到。没想到,王长青的技艺竟有这般的精湛。一举一动,浑然天成,完全没有丝毫破绽。王长青展露出来的老生水准,像有数十年经验的老诸葛一般。
杨三余内心,无比焦灼。
这样的王长青,恐怕不容易击败。
此刻台上的王长青,架子无比的稳健,唱腔渐渐激烈,因为到了空城计的**部分。只见王长青端
坐在搭建的城楼上,提起一口气,口中便唱道:“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业鼎足三分。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东西征南北剿博古通今。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诸葛亮怎比得前辈的先生。”
“闲无事在敌楼亮一亮琴音!”
这一声停下,堂下又是满堂彩。
无数听众,大声叫好。
越是叫好的人多,杨三余脸色就越黑,因为要对付王长青很不容易。
余堂春也是皱起眉头,沉声说道:“杨爷,虽说我不唱老生,但一直在戏园子混,也有判断的眼力。王长青的这水准,恐怕咱们当中,没有人能够压住他。”
李长桐道:“杨爷,的确是如此。”
一众人,纷纷附和。
他们之所以愿意帮杨三余出头,是因为压住了王长青,他们也能扬名。更何况,今天江春主动给出了彩头,所以挑战王长青,倒是不会有什么的。
关键是要挑战王长青,也必须有把握才行,否则输给了王长青,就等于是给王长青曾添名声,成了王长青的垫脚石。
杨三余听到众人的话,气得有些胃疼。
这才听了一段,一个个都如此气馁了。
还对不对付王长青了?
杨三余无奈,也不知道怎么接话,只能和众人随意聊着天,小声的议论着。而台上的王长青,继续往下唱,待唱到下一段**时,他稍稍顿了顿。
这一顿,是想到了王景兴。
昔日,王景兴便唱到了这一段的**,便倒地病故。
王长青收敛心神,提气又唱道:“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我也曾命人去打听,打听那司马领兵往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