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春谁似我?客途中都不问其他。”
杨三余没有化妆,也没有道具在手,但立刻融入了角色,表情惟妙惟肖,极为老辣。
他的声音,浑厚洪亮,中气十足。
一开口,便引得诸多听众叫好。原本杨三余在尚德班演出,便饰演柳梦梅。他对于柳梦梅这个角色的演出,在扬州戏曲这一行当中,是极为出色的,有众多的拥泵。
如今他一开口,这些人都纷纷叫好。
杨三余连走两步,再度道:“脉梨花春院香,一年愁事费商量。不知柳思能多少,打叠腰肢斗沈郎。”
这是属于念词,不是唱词。
念词,考校功底。
而杨三余的念词,也极有气势,他继续道:“小生柳梦梅,卧病梅花观中,喜得陈友知医,调理痊可。这几日,春怀郁闷,无处排遣。”
“早间石姑姑来说,这里有座大花园,尽堪游赏。”
“为此迤逦行来,已是西廊下了。”
“好个葱翠篱门,可惜倒了半架,待我矮身而进。妙吓!凭栏仍是玉栏杆,四面墙垣不忍看。想得当年好风月,万条烟罩一时干。”
“好冷落也!”
杨三余一个人的戏,气场很强,念白结束后,稍稍做了停顿。
这时候,乐曲登时奏响。
杨三余扮演的柳梦梅,进入唱戏阶段,缓缓唱道:“则见风月暗消磨,画墙西正南侧左,苍苔滑擦,倚逗着断垣低垛,因何蝴蝶门儿落合。”
话语中,带着一丝抑郁。
这是柳梦梅此时的心境。
此刻的这一曲,才堪堪进入正题。
在杨三余的不断演绎下,戏曲愈发的精彩。
王长青听着杨三余的戏曲,也不由得代入进去。他一边倾听,也在一边审视杨三余的情况。不得不说,杨三余的确厉害,没有半点露怯,更极少有出错的地方。
这是劲敌!
王长青听到拾画叫画的后半部分,嘴角忽然勾起笑容了。
杨三余唱腔不弱,表情也惟妙惟肖,但后半部分的念白部分有些弱了,而且表演差了一些,神情中赋予的情感不足。
这是杨三余的弱点。
王长青心中笃定,便静等杨三余结束。
一曲终了,小半个时辰便过去。
堂下,响起一阵轰鸣的喝彩声。
许多听众,都欢呼不已,不停的鼓掌庆贺。
杨三余的戏曲,的确没话说。
乐曲停下,而掌声停歇后,杨三余向在场的众人拱手道谢,朗声道:“诸位老少爷们儿,杨三余献丑了,还请多多担待。”
说完,杨三余看向王长青,沉声道:“王班主,该你了。”
王长青这才走上
台去,拱手向在场的人行礼,便朗声道:“诸位,杨三余班主的一曲《牡丹亭》,唱得好吗?”
“好!”
台下众人,纷纷叫好。
毕竟,杨三余是尚德班的班主,功底极为深厚。
江春此刻看着王长青,他有些疑惑王长青会如何应对?因为王长青登台的一句话,竟是为杨三余鼓劲儿助威,实在令江春疑惑。
杨三余也有些惊讶,他撇头看了王长青一眼,没想到王长青会这样询问这样的一句话。
按理说,王长青不该这样询问的。
以王长青的身份,他既然和杨三余对战,就只能打压杨三余,以争取胜利。可眼下的情况,王长青却反其道而行之,询问听众,那么听众自然说好。
所有目光,都落在王长青身上。
只听王长青继续道:“杨班主唱得好,请诸位再鼓掌致谢,谢谢杨班主的演出。”
轰鸣的掌声,再度响起。
所有人鼓掌的时候,也微微颔首,欣赏王长青的大气和心胸。
王长青继续道:“我庆余班,能有杨班主登台演出,实在是幸事。杨班主的演出,极为精彩。长青是晚辈,接下来的演出,有不妥之处,请诸位老少爷们儿多多海涵。”
一阵笑声,自台下响起。
气氛,登时热闹起来。
杨三余站在一旁,脸色却有些凝重。
王长青登台后没有立刻唱戏,而是先说了一番话,连削带打,将他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甚至在王长青的一番话后,他成功塑造了一个心胸宽广的形象。
这会拉近王长青和听众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