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转九门 > 第66章 夸张

第66章 夸张

乾隆捋着颌下的胡须,正色道:“年轻人,适当的谦虚,是可以的。但过分的谦虚,就不妥当了。年轻人该有的朝气和锋芒,还是要有的。”

王长青道:“黄大人教诲,长青铭记于心。”

乾隆道:“好,老夫问你一事。”

王长青道:“大人请说。”

乾隆正色道:“此番皇上南巡,是第五次南巡。一提及南巡之事,朝中的诸多大臣,纷纷谏言反对,说南巡奢侈浪费,耗费无度,增加百姓负担。对于此事,你是怎么看的?”

王长青有些迟疑,目光看向了纪晓岚。

他是故意如此。

纪晓岚道:“长青,这里没有其他人,你尽管直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仔细考虑清楚,然后再将你的想法,说给黄大人听。”

王长青一听,知道纪晓岚的意思。

仔细考虑清楚,这便是纪晓岚的提点,让他分清楚该说的和不该说的。

乾隆道:“王长青,你尽管说。”

王长青说道:“既如此,长青便僭越了,评判一回朝中政事。”

事实上,在王长青的内心,他是反对乾隆南巡的。尤其乾隆一次、两次、三次……连续不断的南巡,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使得沿途百姓很是艰难。

乾隆南巡,他认为不会给百姓加重负担,可一层压一层,上层的官员,把重担压倒了下面的官员身上,而下面的官员,则纷纷帅锅,往百姓身上压。

不仅如此,乾隆南巡极为奢侈。

一应用度很多,耗费无数的钱粮。当然,这些不要乾隆从国库中出,会有江春这一类的大商人支持,可是江春挪用了钱财支持乾隆南巡,又得从其余的地方捞钱。

总之,羊毛是出在羊身上。

最终吃亏的,都是百姓。

不过王长青清楚眼前的人是乾隆,他不可能把内心的想法,都这般说出来,而且王长青很清楚,他心中想的一点都不能说,只能说好话,必须要讨得乾隆欢心。

这是他要做的。

也唯有如此,才能在乾隆心中留下好印象。

即使王长青清楚,这是阿谀奉承,是谄媚乾隆,但他也没有任何负担。因为他进入乾隆的眼中,以后科举入仕,做官后主政一方,他自当勤政爱民,这是他的底线。

讨好乾隆,是手段。

让百姓以后过上好日子,才是根本。

王长青遍读史书,对历朝历代都很是熟

悉,大唐有无数谏臣,这些谏臣谏言皇帝,也不会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如两宋时期,也有无数士大夫,能劝谏皇帝;到了明朝,也依旧是如此,文臣不仅有才华,更有胆魄和忠骨,敢于谏言。

到了大清朝,谏官已经消失了。

别说是劝谏皇帝,就算是民间但凡有一些文字映射到皇帝乃至于大清朝的,那都是杀头的大罪,所以王长青很清楚,不能说实话。

王长青思索一番,道:“黄大人,依小子看,皇上南巡,至少有八个方面的好处。”

“哦,哪八点?”

乾隆灰白的眉头扬起,露出惊讶神色。

他没有想到,王长青一开口,就是八条好处。

就算是纪晓岚,也是面露惊讶的神情。换做是他来说,恐怕也找不到这么多的好处,没想到王长青倒是厉害,一开口就是八个方面的好处。

王长青神情镇定,道:“第一,访查民情。”

“皇上坐镇北京,在紫禁城之中,得到的消息,都是各部大员上奏,以及地方官吏禀报。遇到良臣,消息自然属实,不会欺上瞒下。可是遇到奸佞,便会遭到欺瞒,导致皇上不清楚地方的民情,不了解各地情况。”

“皇上南巡,自北京出发,途径天津、山东、河南等地,一路走来,到了江苏境内,沿途所见所闻,能让皇上真切了解到百姓的情况。”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唯有皇上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才能了解到百姓的疾苦。”

王长青侃侃而谈,没有半点犹豫。

这话一说完,乾隆满意的点了点头,但他却说道:“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第二点呢?”

纪晓岚一颗心也放心。

他担心的,是王长青耿直谏言,最终惹怒了乾隆。

王长青挑好的说,这最为合适。

王长青继续道:“第二点,让利于民。”

乾隆心情颇为逾越,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