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当干部就得有智慧 > 默认卷(ZC) 当干部,需要具有这些决策智慧

默认卷(ZC) 当干部,需要具有这些决策智慧

决策是领导者的责任,也是领导工作的核心,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各个方面,关系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在一个地方和单位,决策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领导干部级别越高,其决策的影响面往往越大。只有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确定工作的目标和举措,才能使工作真正得到长远发展。

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敢于决策,善于拍板,不仅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而且是推进工作的必然要求。决策面临的情况瞬息万变,任何犹豫不决都可能错过最好的时机。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果断、迅速地作出决策。

果断决策是成功的开始。滑铁卢战役期间,法国元帅格鲁希在继续追击普鲁士军和回援拿破仑之间犹豫不决,结果既没能阻止布吕希尔的普鲁士援军,也没能及时驰援拿破仑,最终错失战机,加速了滑铁卢战役的失败。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同志果断作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定,号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果断决定,进行拨乱反正,实行党的工作重心的重大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事实证明,决断力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事物运动节奏明显加快,国内国际的竞争日益激烈,时机常常稍纵即逝,容不得半点犹豫和迟疑。如果患得患失,前怕狼后怕虎,断而不定、议而不决,则往往容易错失良机,使决策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效力,使事业遭受损害,直接影响到领导者的威信。只有抓住决策的黄金期,才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主客观条件成熟时,要敢于决断,迅速作出决策并立即付诸实施,千万不能患上“选择困难症”“拖延症”。

敢于决策是敢于担当的表现。为什么有些领导者在需要决断的时候会左右摇摆、议而不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敢担当。领导干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作决策必然要承担决策带来的后果,不能只想当官不想担责、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决不能搞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的那一套。在决策过程中,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就是要发挥“主心骨”作用,尤其是面对复杂矛盾,在大是大非面前、大家意见不统一时,不能随波逐流,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拍板、下决心、作决策,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不当问题“二传手”,主动靠前请命,勇挑重担。同时,面对决策失误,必须敢于承担责任,知过能改,及时修正偏差,汲取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修养。

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胸有成竹”前提下的超脱,是一种预知态势的睿智和高屋建瓴的大度。有的领导干部在决策时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不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把握住问题的本质,使自己的认识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领导干部作决策时面临的问题往往极其纷繁复杂,很多问题并非一眼就能看透表象,如果被表面现象干扰甚至迷惑,决策就极易失误。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就需要抽丝剥茧,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抓住本质,寻找突破口,找准切入点,重点突破。要见微知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政治的高度、大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判断问题。聪明人知其然,精明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高明人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要善于以敏锐眼光洞察细微问题,抓住对工作全局有较大影响的倾向性问题,客观全面、深刻系统、辩证历史地认识、分析和研究问题,牢牢把握决策的主动权,避免工作陷于被动。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局部看整体,深挖细查,通过对问题成因的思考、判断,来修改完善自己的决策。

分清轻重缓急,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管理学中有一个“帕累托定律”,又称“二八法则”,指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20%,其余的80%是次要的,集中抓好20%的重点,带动全面,可以实现效率最优。这就是说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集中精力抓关键人员、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问题。首先,要明白孰重孰轻。“详其小,必废其大”,若只专注于小事,必然在重大决策上产生失误。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千头万绪,急难险重,必须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抓住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