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褚时健:每一处都是人生巅峰 > 默认卷(ZC) 序:传奇人生,从“烟王”到“橙王”

默认卷(ZC) 序:传奇人生,从“烟王”到“橙王”

2002年,云南哀牢山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片荒废已久的山峦逐渐迎来了新绿。这是新生的绿,是哀牢山的希望,也是一位当年74岁、名叫褚时健的老人的“第二梦”。褚时健是中国经济历史画卷中不可磨灭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充满着纠葛和辛酸的神话色彩。

1928年,距离新中国解放还有21年,那是一个北洋军阀猖獗肆虐、中共红军展开游击战的年代,褚时健在云南玉溪的一户农民家庭中诞生了,继两位兄长不幸夭折之后,父母对这第三个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健健康康长大,因此,取名褚时健。

1949年,正读高一的褚时健终止了学习生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从军之路,他清楚自己的选择——中国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没有大家何来小家?在褚时健的心里,国家的独立自主永远是民族的希望、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0年后,当51岁的褚时健接手玉溪卷烟厂那个“烂摊子”时,他依然十分坚定地接受了党和国家交给他的任务——一定要让破败的卷烟厂早日焕然一新,为国家创造更高的利润是褚时健和玉溪卷烟厂的使命。

在褚时健的带领之下,卷烟厂如同初春石缝间的小草一样,没有肥沃的土壤,却依然坚挺地钻出地面,倔强地呼吸新鲜的空气,品尝阳光的味道。

1995年,以玉溪卷烟厂为名优卷烟加工制造基地的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玉溪卷烟厂成为红塔集团旗下最核心的部分,先后推出红塔山、玉溪、阿诗玛、恭贺新禧、红梅等名品香烟。褚时健带领着玉溪卷烟厂经过18年卧薪尝胆奋力突围,当年接手时破败的卷烟厂,已然成为新中国历史上一面崭新的旗帜,亚洲地区第一烟草企业。褚时健的名字,赫然地被定义为“烟王”。

经营红塔18年,褚时健始终“守身如玉”,不曾沾染任何贪污受贿等“潜规则”恶习,为国家、为人民创造了无尽的财富。

褚老很“穷”,经营红塔18年来总共赚得88万元人民币,平均一个月4000元左右。要知道,当时,红塔任何一个基层员工的月薪都高达四五千,这样的高薪在中国人均收入几百元的年代,堪称天文数字。

与此同时,同行1kg烟叶为国家带来40元税收和利润,褚时健却将这个数字提升了近6倍。这是褚时健创造的奇迹。1994年,66岁的褚时健当选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烟王”光环的余热还没有散尽,1995年,褚时健唯一的女儿因疑收受贿赂而被捕,最终在狱中香消玉殒。女儿的自杀,给褚时健带来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悲痛。或许从那个时候起,褚老的内心世界开始翻江倒海般地混乱了,尤其,当他看到自己微薄的工资与为国家创造的巨额财富所形成的巨大落差,他怎么也无法面对,他,开始以身试险了。

1999年,褚时健因贪污被判处无期徒刑,昔日“烟王”即将开始暗无天日的铁窗生涯。人们无法相信,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红塔集团掌门人成为阶下囚的事实,褚时健注定成为中国经济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从曾经清正廉洁的褚时健身上,中国领导人看到了薪酬制度不和谐的音符,于是便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薪酬制度改革。更为可笑的是,褚时健被判刑的次年,红塔集团的新掌门人年薪高达100万,如果这个数字保持不变,新总裁18年赚得的薪资为1800万,这是褚时健18年来所得薪酬的21倍。

2002年,患有严重糖尿病的褚老,在74岁高龄之际,获准保外就医。在3年前已经黯然退隐的“烟王”,接下来的保外就医时光又会怎样度过呢?

“橙王”,一个新鲜词汇热情出炉。

走出了铁窗,褚时健并不想安安静静地度过晚年,拼搏了几十年的褚老闲不住啊,在妻子的陪同下,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了哀牢山。

手里仅有200万的褚时健夫妇,硬是在昔日良好口碑的“赞助”下,从亲友手中筹借到几千万的启动资金。其实,褚老也很谨慎地告诉借钱给他的亲友们,万一赔了,他是没钱还的。可那些“借友”90%都认为褚时健一定会赚钱,这样的信心可是经过数十年的事实验证过的。5年后,褚老还清了所有借款。

褚时健的口碑很好,自己做了承诺就一定会及时兑现,但他也不会夸海口,如果一件事情能做到10分,他在与别人陈述时只保证能做到9分,尤其在对国家和政府许诺的时候,他会说自己只能做到8分,留着2分。

有一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