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褚时健:每一处都是人生巅峰 > 默认卷(ZC) 步入婚姻

默认卷(ZC) 步入婚姻

马静芬的哭其实不是源自褚时健,而是觉得“委屈”。她跟褚时健说,学校里正是有些嘴脸丑恶的教师存在,才有不正之风的。一股脑地,她把呈贡县教育界的种种腐败都说给了褚时健,听得褚时健一身冷汗。

在褚时健的心中,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不允许有一点杂质掺入其中的。可他从这名年轻教员的话中,听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褚时健有点为难了,因为科长之前交代过,这个女教员蛮横不讲理,可眼下的实情,却是一个弱女子在用自己的方式与“黑暗势力”做斗争,到底孰是孰非?

为了摸清真相,褚时健背着科长,私下里找来了几位老资格教师了解情况,结果发现,马静芬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一瞬间,褚时健对这位年轻、漂亮又充满正义感的女教员马静芬肃然起敬。

在随后的一次次交谈中,马静芬也从褚时健身上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教育工作者,这个年轻的副科长和自己一样,有着崇高的信仰,充满了正义感。可以说,两个人是“不打不相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交谈,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后来,只要褚时健一有空,就会去学校找马静芬,不光是谈工作谈学校,也谈人生和理想。日子一长,两个人彼此产生了好感,恋情也慢慢浮出水面。

有一次,在学校旁边的一个山坡上,褚时健对马静芬说:“我这个人是吃过苦的人,跟我在一起,只怕也会跟着吃苦。”马静芬听了之后说:“苦点怕啥?只要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快乐。你到哪,我跟到哪。”就这样,1955年冬天,褚时健和马静芬牵手结为伉俪,组建了属于他们的家庭。而在这一年,褚时健还当上了玉溪行署人事科科长,可谓是双喜临门。

出身于大户之家的马静芬很体贴丈夫,没要求新房,也没要求任何彩礼,他们的婚礼更简单,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凑个热闹,就算是结婚了。

褚时健和马静芬没有置办什么像样的家具,只不过是让双方的同志们聚在一起,吃点糖果、喝点茶、开开玩笑罢了。当时,马静芬还高唱了一首《红梅花儿开》助兴,褚时健也被“闹洞房”的逼着唱了一首《渔光曲》,最后幸福地接受了双方领导对他们的祝福。

不过,结婚之后的褚时健和马静芬,很快就分居了。一个继续在玉溪当科长,另一个在呈贡当教师,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相聚在一起。一年过后,马静芬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叫褚映群。又过了一年,小两口开始时不时闹点别扭,然而再过一年情况就变得危急了:马静芬向褚时健提出了离婚。

在旧中国,离婚几乎是男人的特权,妇女想也不要想。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妇女地位得到了提高,离婚也不再是男人的“专利”,作为社会主义的新女性,只要对婚姻不满,也有主动提出离婚的权利。

当时的情况是,马静芬不满和丈夫的两地分居,而女儿褚映群又是跟着爸爸在玉溪生活,马静芬则在一个叫大庄街的小学当老师,虽然距离玉溪只有5公里,然而由于工作很忙,所以她十天半个月才能见到女儿一次。此外还有一个外部因素是,马静芬得罪了玉溪县的文教科长,所以导致她的人际关系非常紧张。每次从学校回到家里之后,马静芬就会向褚时健大倒苦水。

让马静芬没想到的是,褚时健对她的遭遇不仅不表示同情,反而觉得是她自己造成的,总是对她说:“你要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干好本职工作,不要乱讲。”

马静芬失望透顶,她没想到作为丈夫的褚时健竟然对自己这么冷漠,于是她只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很快,马静芬决定要在学校里贴出大字报,批评专横跋扈的玉溪县文教科长。其实,文教科长也在等着这张大字报,他也早就看马静芬不顺眼了,当时正好赶上反右斗争,如果马静芬真的贴出去正好给了他打击对方的一个绝好机会。

与此同时,褚时健也知道了这件事,不过他没有表示对这个问题的反对,而是告诉马静芬不要和文教科长闹得不可开交,这样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最后,马静芬没有贴出大字报,但是却和丈夫闹起了别扭,一个多月不回玉溪一次。最后,马静芬给褚时健写了封信:

我在乡下实在没意思,太孤独。结婚没意思,太没意思了。每次回城见到女儿,我都要在心中流泪,我对不起孩子,没有给她应有的母爱。我现在唯一的愿望,也是对你唯一的请求,就是能让女儿回到我身边。我太孤独了,需要有人作伴。不知这个你能理解吗?你能答应我这个小小的请求吗?

褚时健收到这封信之后,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或许他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