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这一次坏得更严重,需要50天。
褚时健听出了工人的弦外之音:他们对新厂长很满意,已经缩短了10天的工期,要是放在过去,至少要两个月!
虽然自己得到了工人们的尊重,但是褚时健对这样的答复一点也不满意,他立即板起脸对工人说:“别给我说50天,给你们4天时间,修不好就滚蛋!”锅炉工人听了之后,愣了半天,最后有一个忍不住对褚时健说:“厂长,你懂修锅炉吗?”还没等褚时健回答,紧接着就有另一个工人接茬说:“就算不换炉壁,光是换40多根管道也得几十天。”这两个人一唱一和,引得大家都纷纷抱怨起来,从最初的发牢骚变成了满腔怒火,最后竟然纷纷扔下工具对褚时健说:“不懂就别瞎指挥,谁能干就来干,这活儿,我们干不了!”
面对工人的心直口快,褚时健没有发火,而是默默地从地上捡起工具,对技工头说:“我来修给你看,没有我的同意,你不能离开。4天修不好这个锅炉,我给你当下手。”说完,褚时健再次上演了当年在曼蚌糖厂的那一幕,只是这一次他没有钻到炉子里,而是除了吃饭和上厕所之外,连续三天守在锅炉旁边,左捅咕两下,右扒拉两下,到了第4天,锅炉修好了。
这一下,起初抱怨褚时健“外行指挥内行”的工人彻底傻眼了,他们没有想到新厂长不仅懂技术,而且干起活来还是个拼命三郎!于是,大家对新厂长的认识再次刷新了。
褚时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通过这两件事凝聚了人心,但是他知道,距离他带领玉溪卷烟厂改写历史还差着很大一段距离。因为,做一名厂长很简单,做一名好厂长实在困难。褚时健既要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又要向企业内部传达市场需求,还要向工人们宣传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看似容易的事情,在玉溪卷烟厂落实起来却要费上九牛二虎之力。
由于受到大锅饭时代经年累月的影响,厂里的不少工人习惯了散漫,大有得过且过的味道,很多人没读过书,不识字,更别说是了解规章制度了。原厂长也是个粗人,基本没什么文化,且不说法律法规的践行,就是对厂里的人员管理也没有上心,所以,给褚时健打下了一个很坏的“底子”。
眼看着工人们一个一个成了不学无术的人,褚时健觉得不能任由这种状况继续了。为此,他和马静芬商量,决定自己掏腰包购买书籍,自己当老师亲自为工人们上课。
起初,工人们对褚时健的良苦用心并不理解,因为文革时代的“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还萦绕在他们耳边,让大家觉得当一个大老粗挺好的,何必那么辛苦学什么文化呢?对此,褚时健对工人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和引导,告诉他们知识储备的重要性,渐渐地,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对褚时健的付出也心存感激。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褚时健的不懈努力,玉溪卷烟厂成为了当时唯一一个具有“书生气息”的厂子。据说,一些年轻的工人更是自发组织学习,不再需要褚时健督促了。这一切对褚时健来说,无疑是一个好开端。
毋庸置疑,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褚时健的行为都是非常“靠谱”的。事实上,他在引导工人们正向思维的同时,也帮了自己大忙。因为他一旦破罐子破摔,厂里的工人或许会群起而攻之;又或者他退缩了,卷铺盖到矿上去,也许他的人生便没有今天的这等成就了。
不过,褚时健所要解决的问题还远没有结束。虽然玉溪卷烟厂的工作氛围、人员精神面貌有了起色,可包括褚时健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接下来要面临的岂止是危机,简直是重磅炸弹!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