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褚时健:每一处都是人生巅峰 > 默认卷(ZC) 重回哀牢山

默认卷(ZC) 重回哀牢山

离开高墙的束缚,曾经被监狱栅栏分割的阳光,也变得格外明亮和温暖。虽然身体遭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是和自由相比,这种痛苦是褚时健完全可以接受的。

在接受治疗和静养的那段时间,褚时健开始适应着自由生活的节奏,也在思索着自己未来该何去何从。按照常理,褚时健最擅长的似乎就是种植烟草了,可是这种国家专属经营的东西,对一个曾经在这方面犯过错的人来说,是永远不能再触及了。所以,褚时健必须寻找新的创业门路。

那么,褚时健为何要在七十多岁还要创业呢?为什么不能颐养天年呢?要知道,社会上崇拜褚时健的人很多,需要他指点迷津的人也很多,如果褚时健完全不劳动,也同样会有收入。然而褚时健不想坐吃山空,更不想不劳而获,他要让余下的生命变得更加富有光彩。

既然坚定了信念要创业,那么褚时健最终选择了哪一行呢?其实,这个创业门路早就在褚时健的心中扎下了根,那就是种橙子。

在人生中最灰色最难忘的日子里,弟弟褚时佐带给哥哥的一袋橙子,让褚时健找到了新的奋斗方向。也许是因为那是至亲送给自己品尝的,也许是橙子的味道滋润了褚时健遭受磨难的心,总之他的脑海中不时地会闪现出冰糖橙光鲜亮泽的身影。

有了想法,就要马上付诸实践,这是褚时健的一贯作风。

然而,当亲朋好友们得知褚时健要承包荒山种植甜橙后,都不约而同地劝他:“哀牢山海拔3000多米,是出了名的贫困地区,生活很艰苦,你都70多岁了,能吃得消吗?你想干事,在市内干点什么不行,干吗非得跑到那个穷地方!”

面对亲友们的质疑,褚时健给出了三个原因:一是因为他觉得一个人一旦闲下来身体就不行了,所以必须要做点什么事;二是心理不平衡,褚时健觉得那些国企老总年收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他也不想让自己的晚年太过穷困,所以选择了创业;三是想让大家看一看他的真实能力,之前办烟厂有人说褚时健是靠着国家的政策才干起来的,现在自己另谋出路,就是为了证明他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根据褚时健给出的理由,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是自我价值需要用事实来证明,而不是过往的口碑如何如何。众所周知,农业是靠天吃饭,跟国家政策没有太大的联系,能不能赚钱很多时候要取决于当年的气候状况,而褚时健明知搞农业很困难却偏要走这条路,就是他想要实现自我的一个重要追求手段。

第二,是对获取财富的不竭动力。褚时健对贫穷有着极为深刻的记忆,也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因为他从小家境贫寒,而在长大成人之后又因为政治动荡导致家庭生活一贫如洗,所以他决不能吃老底活着,即使有很多人愿意给他赞助。

第三,是习惯于勤劳和“闲不住”的个性特质,纵观褚时健的一生,都穿插着一种孜孜不倦地工作和奋斗的劲头,这股劲头已经被牢狱生活憋得太久了,需要找个目标发泄出去。

第四,是一种努力实现“中国制造”的精神动力。褚时健在红塔集团的时候就致力于打造属于中国的烟草品牌,现在他要种植橙子,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和需求,这一点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始终存在。

第五,是对家乡的一种强烈责任感。褚时健对农业和农民有着天然的淳朴之情,他也一直想要凭借自身的努力建设家乡,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2002年春夏之交,虽然天气还不是很宜人,但是褚时健却不能再蜗居床上耗尽生命了。他戴着一顶草帽,穿着普通的黄夹克和黑裤子,踩着一双运动鞋,步履蹒跚地来到了哀牢山。那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雨,路上还有几分泥泞,并不温暖的山风呼啸穿过,让褚时健在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同时,头脑也清醒了许多。

眼望着起伏不断的哀牢群山,褚时健顿时思绪万千:这片被当地村民称为“鸟不拉屎”的荒山野岭,真的可以成为创业的第二基地吗?那满目疮痍的荒芜景象,那纵横交错的沟壑,能够填满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心中的梦想吗?

哀牢山主要由石灰岩和砂页岩等变质岩构成,东部比较陡峭,西部则相对平缓,是全球同纬度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大面积原始山地常绿阔叶林,也是国家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它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到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这一带的地面整体抬升而河流则急剧下沉,构成了被深度切割的山地地貌。

除去这些地理构成条件,哀牢山的自然风景也是招人喜爱的。它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