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楷模。
凡是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却一定是心灵的主宰者。
谨慎用言用语、行使权力、做事处事、对待名利、交往结友,强化慎独意识。
保持一颗平常心要做到“四看”:把自己看得轻一些,把名利看得淡些,把形象看得贵些,把工作看得重些。
伴欲而行,不受其累。争取做一个三分欲望、七分理性的人。
马克思的女儿燕妮兰向当时德国著名的一位历史学家请教,能否将古今的历史写成一本简明的小册子,教授说“不必”,只需用四句谚语:当“上帝”要某人灭亡的时候,往往先让其有炙人的权势;时间就是一个巨大的筛子,最终会淘去一切历史的沉渣;蜜蜂盗蜜,但结果反而使那些花开得更盛,妩媚迷人;暗透了便得见星光。
气场,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后天形成的。
“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爱因斯坦之父说。
不妨使自己显得“迟钝”些。
小智术应对不了大时代。
如何容人?容人之长、之短、之功、之仇。
中国民谚:“背后骂我的人怕我,当面夸我的人瞧不起我。”
保持自己三种愉快之心态: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正确对待荣誉的三种方法:感谢、分享、谦卑。
不要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人。
对别人的处世之道,你可以不赞同,但不能不理解。否则,将四面楚歌。
吃“眼前亏”是为了不吃更大的亏,是为了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和更高的目标。
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所不能为。
静,就是生命的完满;水,就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生命的体现;深,就是生命的蕴藉。
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固;人生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
誓不低头,这是一种人格的力量。
马克·吐温:“一个人的一生,如同一环环套起来的锁链,如果其中一个锁链改变了位置,那么整个人生都由此改变。”
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
人在世间生活必须经历磨难,在磨难中成长,在磨难中增智、勃发、生存。
成佛纵要千刀万剐,成人则要千锤百炼。
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善良。
“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极富哲理的为人、处世、治世之道。“和”代表了统一性、一致性,而“不同”则是差异性、多样性。“和”对“不同”的尊重与包容,“不同”对“和”的认同和维护,这就是统一与多样的共生关系。
大多数人想要改变这个世界,但罕有人想改变自己。
“不念旧恶”是成大事者的特征。
既往不咎的人,才可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
愤怒只会遮蔽人的视线,让人产生偏见。
官德从来无根,却可树人;好书并非药品,但能治病。
淡泊,是人生历练的结局。
淡泊使内心世界宁静、清醒,保持理性,使人明智,不计个人得失。
说话要“慎言”,切忌口无遮拦、信口开河。
无人监督的时候要“慎独”,不发生不检点的行为。
工作有了非凡的业绩,莫忘“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防止唯我独尊、恃才傲物、瞧不起他人。
自负的人一有机会便自我吹嘘、夸夸其谈、不屑一顾,实际上没有多少学问,往往是一种作为心灵空虚的补充剂,以维持其虚荣的心理平衡。
一个人的功劳只能代表过去,未来的一切都必须重新开始。
意志是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是一种品格。
意志是蕴藏于心、执着于信仰的力量,义无反顾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行。
自信的态度是成功的基石。
有才无德的人是最危险的,要警惕有能力而又奉承你的人。
一个人做点善事就急于让人知道,就是沽名钓誉的小人。
人要做大事必须有面对挑战的勇气,面对困难的耐心,同时还要有身处孤寂的韧性。
顺境能看出一个人的心志高低,逆境能看出一个人意志的坚强与否。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伤神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