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的证明。由此可见普京很受当时领导的器重。
由于普京工作出色且学习能力强,上级决定让他进入特工科增设的德语进修班学习,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待遇,只有最具发展潜力和前途的人才会到这里。该德语班并不颁发毕业证,只有一张结业证书,但外语成绩会记录在学员档案中。
之所以说德语进修班并非人人都能去,是因为进修班采取非常严苛的教学,同时采取优胜劣汰的原则,倘若有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他就会被劝退。由于进修班的要求严格,最后毕业的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数,普京很光荣地从这个严格的德语进修班毕业了。
在克格勃第一总局列宁格勒工作站侦察分队,普京一共工作了8年,主要做谍报工作。
1984年,由于普京出类拔萃的表现,被调到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在此之前,还要对情报局的新人们进行一次训练。这次,普京被送到了安德罗夫红旗学院,接受比以往更加严苛的训练。
安德罗夫红旗学院,是所有年轻军官梦寐以求的地方,能到这里去的都是有前途的年轻人,从这里走出去的都是有作为的军人。推荐普京进入安德罗夫红旗学院的是谢尔盖·彼得罗夫,他曾经表示并不情愿让普京离开侦察队。那时,普京已经从陆军中尉升任少校了。他觉得,像普京这种人才正是侦察队所急需的,他的存在也注定会提高侦察队的工作效率。只是,将普京留下来也仅是对侦察队有好处,对普京而言并不如此。
谢尔盖·彼得罗夫认为,普京应该有一个更好的前程。他知道普京日后必成大器,不能因自己的自私而阻止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所以他决定放普京走,让他到更高的平台施展拳脚。如此,谢尔盖·彼得罗夫忍痛割爱,将普京送到了安德罗夫红旗学院。
安德罗夫红旗学院,现在已更名为巴拉斯哈对外情报学院,但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的真实身份,只当它是国防部下属的一个科研所,研究一些保密项目。开学时,普京被分配到一栋灰色的四角楼里,为防止学生逃跑或外人进入,四角楼的周围布满了严密的防护措施。四角楼附近架起了通上高压电的铁丝网,每晚都有荷枪实弹的警卫带着训练有素的警犬四处巡逻。
对于很多初到一个新环境,想利用一点时间熟悉的人来说,红旗学院绝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学员们通常还来不及熟悉周围环境,甚至还没互相介绍,就要面对第一个任务:前往乌克兰西南部一个叫乌尔格勒的地方,接受空降兵师的特种训练。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训练,回忆起那段时光,列格布·诺维科夫少校还心有余悸。
特种训练的第一项是“钻坦克”。所谓钻坦克,就是好几辆坦克向你围截,在坦克慢慢靠近后,以最迅捷的速度准确地钻进坦克底下。列格布·诺维科夫少校说,训练是在一块平原上进行的,那里连个壕坑都没有,钻进坦克底下除了要沉着冷静,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成功钻进坦克底下,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放心,你还要在坦克底下保持冷静,避免坦克履带碰到自己。这样一项危险的训练,对学员们是一场极大的考验,发生意外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然而,“钻坦克”并不是这次训练中最难的科目,“高地跳伞”才是。
训练当天,所有人都穿着特质的衣服——带有带子,像降落伞伞衣的一种训练服。训练过程要求学生从高地跳下,在接近地面的时候才能打开降落伞。列格布·诺维科夫少校说,他与普京就是在这次训练中第一次见面的。他跟普京一前一后跳下了高地,但事故发生了。
在快接近地面的时候,本应该打开降落伞来减缓降落速度,可列格布·诺维科夫少校的伞绳断了。伞绳断了意味着什么?当时他们要降落的地方是一片刚刚收割完的玉米地,到处都是玉米杆,高速下降,无论是直接触碰陆地还是掉到玉米杆上,都是死路一条。
在列格布·诺维科夫少校后面跳下的普京,当时就在他旁边,普京知道自己的同伴伞绳断了,于是紧紧地拽着他,可高速下落使他们很难掌握平衡。在此危急关头,普京使出了柔道中的一招,总算化险为夷,减缓了列格布·诺维科夫少校下降的速度,最后两人都安全落地。因此,普京是列格布·诺维科夫少校的救命恩人。
在红旗学院,学生是不允许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告诉别人的,所以直到毕业,有些人的名字还是不得而知。当然,有些学生会在介绍的时候无意间将自己的本名说出来,但这种错误普京从未犯过。他知道,有些错误看似不起眼,可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