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了。”
按常规,他说完这一番话后,董明珠就该走人了。但这一次,董明珠坐在牛总办公室的沙发上丝毫没动,盯着坐在老板台后牛总那张满是虚假笑容的脸,坚定而果敢地说:“42万元对于我们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你可知道,我们厂里有多少工人在等着用这笔钱来养家糊口吗?”
牛总嘴角一撇,不屑地将手一挥说:“不就是40万元吗?某某厂已经给了我300万元的货,可我到现在还没付给他们一分钱呢,他们也没来找我啊!”
听了牛总的话,董明珠再也无法忍下去了,就冲口对他说:“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根本不是一码事。我问你,格力的空调你卖了没有?卖了就给钱,没卖就给货,不能就这样拖着。你们拖得起,我们可拖不起。”
牛总的无赖气焰一下子被董明珠压了下去,就随即换上了一副苦脸说:“我们公司现在的资金周转很紧张,你看能不能缓两天再谈?”
董明珠抓住牛总这句话,穷追不舍地问:“你们不是说格力空调根本就卖不动吗?跟你们的资金周转有什么关系?到底是卖不动?还是卖了不给钱?”那位牛总被问得哑口无言。
第二天,当董明珠再去牛总的办公室时,牛总采取了回避战术。董明珠毫不退却,就坐在牛总的办公室里“守株待兔”。
就这样,董明珠等了一天,两天,三天……董明珠相信,牛总一定会有在办公室里露面的时候。
终于,牛总躲过初一,却躲不过十五,他还是出现在办公室里。董明珠堵住牛总说:“你真是比国务院总理还忙啊!连见你一面都难上加难。”
牛总嘿嘿地笑了几声,装作很大气的样子说:“行了,我算是服你了!你再给我发来50万元的货,我会连同以前的欠款一并打给你。”
董明珠接过话茬儿说:“可以按你说的办。不过,你得先让我看一下我们以前的货还剩多少。”
牛总不屑地摆摆手说:“那些货都有毛病,是人家不要的。”
董明珠坚持说:“没关系,有毛病的货我们拉走,绝不会算在你的账上,你总得先让我看一看吧?”
“行啊。你一定要看就看吧。不过,今天保管员不在,你明天再来吧。”
接着,董明珠又是天天地泡在牛总的办公室里等保管员。牛总被董明珠缠得无可奈何了,自己只好亲自陪她去库房。
走进库房,董明珠大吃一惊:品种不同的商品毫无规则地堆在那儿,大部分已经没有了包装箱。整个库房一眼望去,就像一个大宗的废品收购站。董明珠对牛总说:“我要把这些空调全部拉回去。”牛总说:“好好好,明天你就拉吧!”
第二天一大早,董明珠就租了一辆货车赶到了这家公司的门口。可蹊跷的是,公司门口的那扇铁门死死地关闭着。一打听,才知道公司正在放国庆节的长假。
国庆长假过后,董明珠又来到这家公司,牛总又采取了回避战术。董明珠也拿出老办法,每天在牛总的办公室里守着。不知过了多少天,牛总才露面。
董明珠一见到牛总,就严厉地指责他不守信用。可牛总仍是推托:“没有车,明天再说吧。”董明珠说:“车我出,我已经雇好车了。”牛总又说手下人不同意退货,他还要再做一做手下人的思想工作。
听了牛总的话,董明珠有些失控地大喊起来:“你当面讲的给我货,怎么又说话不算数了?从现在起,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一步也不会离开你,不信咱们就走着瞧!”
牛总冲着董明珠摆摆手说:“行了行了,算你凶。我明天就退货给你。”
董明珠一夜没合眼。次日一大早,她就急匆匆地洗把脸,然后雇了一台五吨的东风货车,直奔那家公司的仓库。在仓库里,董明珠一台一台地仔细查找“格力”的产品,并亲自动手与工人们共同搬运。
董明珠的原则是,能多搬一台是一台。一些货物虽然不是格力的,董明珠也让工人们往车上搬。董明珠的心里有个小九九:他们可以不负责任地把用过了的报废货说成是没卖掉的新货,我为什么不可以以货顶货?
这家公司的管理真是混乱,董明珠一直装到感觉车上的货物能抵上那42万元的货款了,才肯罢手。装车期间,那家公司竟然没有一个人现场跟随查看。
当东风货车满载着一车空调赶到珠海时,全厂上下都为之震惊。大家知道,这本来就是一笔死账,可董明珠却拉回了一车可以变钱的“活货”,让所有的人都兴奋不已,就连时任厂长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