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董明珠:倔强营销的背后 > 默认卷(ZC) 抵挡诱惑,危难之中显身手

默认卷(ZC) 抵挡诱惑,危难之中显身手

偶然的成功,就以为企业成败不是集体努力的结果,而是将开拓市场简单地理解为挖一流的营销人才。于是,他们就不惜一切代价四处去“摘桃子”,搞投机。

受这种思想的误导,有的销售人员便产生了养尊处优甚至唯利是图的心理,个人私欲极度膨胀,总以为只要他们到了哪个企业,哪个企业的品牌就一定能够打响。他们从不去想怎样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也不知道正是有了企业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才使自己拥有了施展开拓市场本事的舞台,而缺少这个舞台,自己必将一事无成。

这样的人多了,就会拼凑一个畸形的队伍,从而随时跟企业叫板,随时集体跳槽,随时将企业置于尴尬境地,甚至是将企业置于死地。

当时,坐落广东中山的一家企业向格力主管销售的副总承诺,只要他的销售额超过3亿元,企业就可以给业务员3%的业务费,外加2%的广告费。这一标准,几乎是格力电器提成标准的10倍。这一诱人的开价,让格力电器经营部的主力人员见利忘义,不思后果地集体跳槽而去。

而在此之前,朱江洪从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决定缩减销售人员的提成,将提成比例由原来的1%降到0.28%到0.38%之间。这无疑引起了销售人员的极度不满。销售人员认为,1994年格力形势一片大好,连仓库里的存货都销售一空,销售人员的功劳是主要的,完全不应在企业利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来大幅度地降低销售人员的待遇。

于是,面对中山那家企业的丰厚诱惑,发生集体跳槽事件就顺理成章了。

这个时候,唯独董明珠没有动心,相反,她更加坚定地站在了格力电器和总经理朱江洪这一边。她对格力、对朱江洪,一直心存感激。

格力的“集体辞职”事件在业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格力的正常运营造成了冲击。1994年11月,格力空调在珠海宾馆举行了1995年度订货会,来自全国的数百名经销商汇聚一堂。而就在第二天,广东中山市的那家企业也举行了订货会,以格力电器原副总为首,包括8名原格力电器业务员、2名原格力电器财会人员在内的11名人员集体亮相,并将前一天参加格力电器订货会的340名经销商中的绝大部分,都带到了竞争对手那里。一时间,格力电器内部人心惶惶,局面极为不妙,似乎到了难以控制的程度。

为此,朱江洪为在工作中忽略经营部的管理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朱江洪为人宽厚,为了企业的发展,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上。

事件发生后,朱江洪马上意识到抓好企业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确保企业中层干部队伍稳定的重要性。既然问题首先出在了主管营销工作的经营部,眼下必须抓好的就是经营部干部队伍的重建。

朱江洪决定,采用选举的方式,从公司内部人员中选拔经营部部长。民意测验的内容定得很细,包括团结能力、工作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综合能力等。民意测验结果显示,董明珠的得票占据了绝大多数,公司对员工近几年工作的考评分,董明珠也遥遥领先。

格力的领导层和广大员工对董明珠的一致评价是:业绩突出,年年都是销售状元;对事业极端忠诚,在“集体辞职”事件中,坚定地站在格力电器一边;具备了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虽然在安徽、江苏等地遭受了各种艰难险阻,但都能化腐朽为神奇,最终赢得胜利。

对董明珠的这些评价一点都不为过。她作为一名年近不惑的女销售员,玩命般的工作精神,是许多男人都无法比拟的。董明珠从来没想过做领导,她的想法很专一,就是无论在哪里,都要把事情做好。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董明珠才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早在1992年,朱江洪就有意提拔董明珠到珠海总部来当部长。但是,因为当时安徽市场的开拓正处在攻坚时期,董明珠不愿半途而废。

在朱江洪发动的内部选举中,董明珠可谓是临危受命,升任格力电器经营部部长,开始带领遭受劫难的企业绝处逢生。

朱江洪为了照顾公司高层领导中出现的不同声音,还特意安排董明珠当了一个月的副部长,而后转正。

董明珠义无反顾地到经营部当部长,完全是心中所固有的敢于担当责任的品质使然。她觉得,如果在平常的情况下,当这个部长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在具有挑战的时期来当这个部长,可以为企业在创造品牌、建设队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如果纯粹用收入多少来衡量自己的选择,当业务员每年的销售提成就高达几百万元,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