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一直建言政府要对本土企业的支持提供一个平台,在实施政府采购时,不能只重视采购进口品牌,而将本土品牌拒之门外。
2007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董明珠,提出了两项议案,其中的一项就是建议政府采购向自主创新的本土企业倾斜。董明珠说:“其实,本土企业的很多技术已经超过了国际水平的专业技术,完全达到了政府提出的采购要求。但是,我们的政府却在政府采购的招标过程中,往往会发出这样的告知‘只采购进口的品牌’。这一条件就把本土企业无情地拒之门外。我觉得,只要我们本土企业的品牌在质量上达到或者已经超过了进口品牌,政府采购就应该无条件地选择本土品牌,以此来支持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
随着对技术研发的不断投入,格力空调已经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销量居首的空调企业,每年的增长幅度高达30%左右。虽然中国政府越来越强调企业的自主创新,企业也在积极地实施政府所倡导的自主创新策略,有力地推进了一大批技术达到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可让董明珠感到遗憾的是,政府在实施政府采购时,会毫无情面地发出“政府只采购进口品牌”的告知。
2006年的11月25日,安徽省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发布了《合肥市国土资源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设备招标公告》,由合肥市政务文化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对国土资源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设备进行国内公开招标。招标公告称:合肥市国土资源局综合楼项目公开招标的中央空调系统设备,包括螺杆式冷水机组两台、冷却塔两台、空调离心泵和空调末端若干。其中,螺杆式冷水机组和空调离心泵的整机,明确要求必须是“欧美原装进口”。
这样的一份公告,意味着占据了国内市场绝对份额以及在国际市场拥有一席之地的格力电器,将不具备参与公开招标的资格。不管格力空调的质量多么好、技术多么过硬,可“出身”不合乎要求,就没有资格参与投标。这是严重的“唯出身论”思维,更是崇洋媚外的表现。作为政府部门,非但没有在扶持本土企业发展上有所作为,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能不令人困惑和遗憾。
对此,董明珠非常不满,也非常气愤。格力电器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外资背景的空调企业,这样的招标,显然是对格力的一种歧视,是对民族工业的一种歧视,在格力没有参与竞争之前,就被树起的壁垒所隔离。这对国内的民族企业来说,绝对有失公允。于是,格力电器毅然对安徽省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进行了投诉,并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密切关注。经过一番有理有据的斗争,最终,合肥市政府宣布废除了这份招标公告。但是,这并非只是一个特例,之前还有不少地方的相关部门出现过类似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采购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近些年来,虽然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但其发展状况还不容乐观。董明珠觉得,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缺失,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内外资企业享受不同的政策待遇,使得部分企业家急功近利追逐优惠政策,而不愿潜心钻研经营和技术进步;其次,国家的相关出口政策没有对自主品牌和贴牌出口产品形成差异扶持,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第三,一部分企业家耐不住制造业的艰辛,经受不住其他行业的诱惑,从而半途而废。这三条原因,只有第三条来自于企业家本身,而前两条都来自于政府。
应该说,格力是本土的知名品牌,在努力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自主创新,许多技术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格力空调在2006年就获得了世界名牌的荣誉,并获得了全国质量奖。这些奖项,都具有非常严格的管理和评选标准。格力空调尽管获得了出口免检,畅通无阻地走向全球市场,但在国内,却被某些政府的采购部门拒之门外。其实,被某些政府部门列入采购计划的外资品牌大部分也是在中国生产的。这些生产企业所采购的是中国的材料,技术和管理也与国内其他企业处于同等水平,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贴的是国外商标。
董明珠强力呼吁政府要敏感地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是她在全国“两会”提交议案的初衷所在。她说:“美国政府在与国际化接轨的同时,还规定政府采购使用本土产品的比例不得低于90%。美国虽然签署了WTO《政府采购协议》,但美国政府采购也只有10%是给外商的。而格力空调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在行业内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应该列入政府部门的采购范围,而不应该舍近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