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凉山月 >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也想来碰碰运气。虽把进城视若危途,生死关头也只得冒险就医。但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此地不少汉人把“耍彝人”当天经地义之事。不管公立的卫生所还是私人郎中,多对他们刁难勒索,打一针“914”,公家的卫生所竟要十五锭银子。两片奎宁也要收银子一锭。一锭是二两。彝人没银子只能把牲畜赶下来卖,而汉人牲口贩子则伙同一气,拒绝收购,逼得彝人无路走就以便宜的价钱卖下来,一条牛卖不出一口猪的价钱,算起来比打鬼破费更大。更可怕的是,冤家之间,听说敌方下山求医,会千方百计用重金买通医界败类,暗作手脚,以除心头之患。

呼延是个既讲医德又同情彝胞的人,彝人来看病治伤,不仅不多收费,碰到手头没现金的病家,极为通融。先看病吃药,事后有钱的送钱来也行,没钱送几只羊子,两袋糌粑也可,并为来看病的彝人保密。绝不让敌家有隙可乘。碰上敌对的两家同来治伤,他力所能及地从中作调解。慢慢地在彝人中就传开,这位呼延比麽是个神仙般的好人,凡下山求医者多来找他。

他到彝区摇串铃,不用花钱买保。由西昌附近传到凉山腹地,彝人只要听到他的串铃响就远接高迎。

古旺元听他们反复说到呼延两字,想起团员证中夹着的那张名片,那名片从拿到手他还未认真看过。这时才掏出来看了一下。只见一面简单地用毛笔写了“呼延寒辉”四个字,别一面则是写的彝文,在一角上还画着一幅像小孩画的拙朴的画,是一个头上顶着月亮的小人,两手伸直,两脚岔开。他把名片拿给罗赤中,问道:“你们说的呼延先生是这个人吗?”

罗赤中看完忙问:“你认得呼延先生?”

古旺元说:“有一面之识。”

罗赤中说:“他一定喜欢你。”

古旺元问:“怎见得?”

罗赤中说:“他轻易不送人名片,宁可帮你一块钱也不给名片。串铃是他自己的通行证,这名片,特别是带这画的名片,是他送给好友至交的通行证。你好好带着吧,如果一个人进了彝区,有这张名片到哪里都有人管你吃住,因为他们知道你是呼延的朋友。”

古旺元笑着又把它夹进团员证中。心里想:“堂堂一个国家干部,要落到靠这名片找饭吃,那就糟糕了!”

虽说是八月盛夏,但此地天高气爽,绿树成荫。骑马的凑成一群,走路的结成一伙,说说笑笑,并不怎么感到疲劳就到了打尖站。

这打尖站是沿河边的一个小镇,街旁有两家茶馆饭店。在茶馆洗脸喝茶的工夫,管理员已在饭店把饭定好。虽只是些担担面,豆花饭,红油抄手,风味却绝不比北京的四川菜馆逊色。只是辣得太狠,吃过后一个个都张开大口向外哈气,有的甚至连咳嗽带擦泪,虽这样也还大声地用新学的四川话叫:“这才要得!”

吃饭时曲木阿芳来找罗赤中一块吃,王庭芳也跟了过来,这一桌就格外热闹。小姑娘不说话时坐在那里挺直腰板端庄严肃,说话也有板有眼,看来比她年龄要成熟些。王庭芳听说她因为外伤后遗症去部队医院开刀的,就问她:“你是不是干活时受的外伤?”她摇头说:“不是,是跟人打仗被打伤的。”王庭芳笑道:“一个女娃家,怎么会跟人动手打架,而且受了这么重的伤呢?”她说:“去年解放军还没来,我在越西上学,上学的路上,每天都碰到个汉人男子冲我喊‘蛮女子’,要跟我耍一下!”我越骂他他越喊。我气不过了,那天上学就藏了把刀,又碰到他时,他刚喊出个蛮字,我就给他屁股上捅了一刀,他痛得哇哇叫。谁知这时来了他的几个兄弟哥,上来把我打倒,就把我的腿给打坏了,一直走路都拐。直到这次进医院开了刀这腿才又直起来。穆歌问:“被打伤后你挺难过吧?”小姑娘说:“难过啥子?我高兴得很呢?我给了他一刀,从那以后再没人敢喊我蛮女子,跟我说下流话了,我好开心哟!”王庭芳赞许地点点头说:“这才像我们少数民族的女儿,这么说对开刀你也不害怕了?”她说:“哎,对开刀我可是怕得要死咧,可是哥哥说不开刀会越变越丑,宁可死也不能当丑女娃不是吗?”穆歌又问:“你最怕什么,怕疼?”她说:“疼倒不怕,我怕上麻药,怕麻过去就醒不转来了。别人偷偷告诉我,上了麻药,大夫要叫我跟他念一二三,我只要不念,他就麻不了我,我才放心。”古旺元问:“那么大夫叫你数没有?”她说:“唉,真叫我数来!”张念本问:“你数没数?”她说:“我没数!他说你跟我数,我说不数,他说你跟我数,我说不数,说着说着我睡着了。他没麻倒我,醒来那个包包已经拿下去了。我说: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