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伙计们看到他来,连忙将这些日子诸事都给他报备了一番,倒是诸事平顺,并无大事。又说起第二日正是大宁马市开的日子,双林心中一喜,心下暗自计划。辽东如今设马市三处,其中北关市、南关市都在开原城,一处在广宁城,开市的日子兀良哈蒙古、鞑靼、女真、锡伯等夷人胡人都带了货物跑来这里售卖,经提督马市公署马市官验看敕书,查看货物,征收商税,另给抚赏,进入市圈交易。马市热闹非凡,比内地大市集有过之而无不足,双林来就藩后参加过一两次,收获颇丰。
双林闷了多日,第二日看天晴好,便专门带了敬忠、慎事去逛广宁马市。马市里穿着异族服装,五官与汉人大为迥异的夷人胡人满满当当到处都是,四处叫卖着货物,其中也有不少汉人客商过来交易问价,又自己摆摊卖货,整个马市里热闹之极。
两个小内侍是到了藩地以后才从地方选上来的,本是本地人,多少也见过马市的热闹,但毕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双林带了他们逛又不一样,他出手大方,先给他们买了几匹料子让他们裁衣服穿,又买了些吃的用的,卖主们只以为他们是富家兄弟出来逛,一个劲的推销,双林出手慷慨,又特别温和可亲,不过一会儿已让两个孩子满口哥哥长哥哥短的叫起来了。
双林逛了一番,心下又将一些货物的行情记在心里,走过一家皮毛摊子,就站住了,一张粗制过的纯黑貂皮披风吸引了他的目光,那张皮子根根毛似针一般,润泽发亮,吹一口气连根底都看不到,厚实得很,是张上好皮子,只是叫价有些贵了,要到三千两银子,丝毫不肯还价。他想起楚昭如今在丧中,虽说从前的衣物都不少,但辽东比京城又要冷许多,王府又没有人打理,怕是到时候采办的内侍未必能拿到这样的好货,这张披风拿回王府,让针工所再加工一下,也就能让楚昭穿了,索性便买了下来,一旁敬忠看到双林支付银子,十分羡慕道:“哥哥买这皮子是要做衣裳吗?”
旁边慎事道:“你懂什么,貂皮是王公大臣才能用的皮子,哥哥定是给王爷买的。”敬忠道:“双林哥哥身上也是有品级的,如何用不得?再说如今我看规矩早就没怎么讲了,但凡有些钱的,富商们都穿起来了,哪有人管这些,倒是那猞猁皮子没什么人舍得买。”
双林笑道:“王爷有丧在身,如今带些花纹的衣裳都不穿的,辽东这边天比京城冷得多了,恐王爷到时候急穿起来不够,所以买几张好皮子回去。”那摊主是个鞑靼人,只听懂几句汉话,看他手面慷慨,忙又给他推荐了几张黑狐皮道:“这个,做手筒,还有做靴子,好的。”
双林看他价格要得公道,想着横竖都买了,索性便也一起买了来做帽子等物,走了出来看了一会儿,又看到一家内地客商带出来卖的玉器石器,客商有些沮丧,边境马市里买玉的不多,大多买更为实用的瓷器、银器等饰物,那客商估算错误,从内地带来本就不易,再带回去就要折本了,看到双林拿了一枚田黄石在看,又衣着虽然低调却举止优雅,后头小厮抱着贵重的貂皮狐皮,便知是个有钱人,忙道:“这田黄石可是正宗的福建寿山出的田黄冻石,你看这颜色,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我是来辽东这边讨一笔款,结果那家家里变故拿不出钱来,拿了这个抵的,这东西在这边不好卖,运回京城路上匪徒多,又不好带,客官若是诚心想要,给个实价三千两银子便好,这东西若是在京里遇上识货人,怕是上万两银子也未必能拿到这般好的成色。我这也是急着换成银子办些货回去,否则空手回去,倒要亏了。”
双林看那通体明透的田黄石仿佛似凝固的蜂蜜一般润泽无比,知道这客商没说谎,的确是好东西,价格也很实惠了,这田黄石一贯皇家最爱,楚昭也未能免俗,一直想寻一块好的田黄石来刻章用,却一直没遇上好的。只是这价格确实是贵,慎事都在后头咋舌道:“这么一块石头就要五千两……那貂皮披风也才三千两呢。”
双林笑了下道:“这东西贡上的多,但是这样好的成色,可遇不可求,殿下倒是一直念着说要找一块好的想刻个私章……”双林想了想那日楚昭赏他的酒,还是买了下来,想着到时候和皮子一起放给王府负责采办的内侍那里报账便是了,这下他身上带的万两银子都用光了,一时也有些心疼起来,便叫了马车回城不提。
等回了城,他让慎事、敬忠先将买的东西先跟着车子带回宅子去,自己今日记了不少货物的价格,先回铺子去交代了一番掌柜,又做了些调整,才回了宅子,敬忠忙过来替他宽衣换衣服,一边笑道:“双林哥哥今日辛苦了,我已让厨房烧了热水,先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