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那这戏,还真就非排不可了!
唐初这时候,已是有歌舞戏了。
只不过能排成歌舞戏的故事,倒没有《薛平贵与王宝钏》这样的。
若真能将这个故事搬上台,算是个里程碑式的改革吧。
“若是能排成歌舞戏,必会卖座吧。不过这事怕是不好办。”长孙冲听了太子的问题,犹豫了下,到底还是压低声音,提醒李承乾。
【这么神秘?】
【对别人或许不好办,在我这里就不是事儿啦。】
【虽然现在也不讲究什么版权,不过,我编的故事,我还不能排成歌舞戏了?】
【听听他怎么说。】
虽然没靠近他们那里,却能听到太子心声的李世民,也侧耳听着,想听听长孙冲要说什么。
“怎么个不好办?”太子问。
长孙冲低声道:“表弟,若是排别的戏,那自然是好办的,但这戏,却不成。”
“其一,这话本的作者,满长安城的人都在找,但至今都没找到是什么人,不过听说,像是背后站着宫里的人,我猜,应该是哪个大太监捏着这笔收入。他们虽是奴婢,但若是跟他们争抢这话本,反倒是丢脸了。”
“其二,排这样热的戏,就算是买下了这话本,能排戏了。可焉知,不会被人使绊子?”
李承乾听到这里,就微微蹙眉,道:“若是孤让人排,也会被人使绊子?”
“您若是出面,表面上必是无人阻拦的,可背地里有人捣乱,您还能日日夜夜让人去抓人不成?这故事啊,都说是影射皇室,其实不然,这戏里除了有薛平贵跟王宝钏的故事,也写了一些百姓之苦,其中,就有世家之患……”
李承乾回忆了一下,想起他给小喜子他们讲这个故事时,的确是加了一些东西。
毕竟这故事是讲给古人听的,有些犯忌讳的,他都略加更改。
其中,就在故事中穿插了一些现实中五姓七望跟其他世家对百姓的深远影响。
“没想到你竟也知道这故事,还能想得这样透彻。”李承乾立刻看向长孙冲,有点惊讶地说道。
刚才那么多人议论,可众人的关注点,无不是在负心汉薛平贵身上。
至于这假薛平贵背后的世家,却没被人注意到。
可若是搬上了歌舞戏舞台,这些细节,就会被展现出来,哪怕是不识字的百姓,也能看得清清楚楚,丝毫不漏。
那些看完话本给人讲述故事的人,估计都略过了这些与主线剧情无关的细节,若是搬上台……
【那这戏,还真就非排不可了!】
【挨骂的是薛平贵跟王宝钏,但潜移默化影响的,却是百姓对世家的看法……】
李世民在不远处听着太子的心声,对这个话本越发感兴趣了。
“回去前,记得买一本这个话本。”他吩咐道。
身旁的人立刻应是。
那边打架还在继续,李承乾跟长孙冲都被侍卫们保护着,只站在人群之外。
直到足足二十几个衙差从远处跑过来,挤进了人群,这场闹剧才被制止。
被推搡着出来的几个少年,灰头土脸的。
反倒是那个被围殴的青年,眉眼都带着厉色。
“你们等着!这事没完!”说完,这个青年就一甩袖子,在仆从的保护下上了马车,扬长而去。
被留下的几个少年,因着周围人帮着求情,加上他们事出有因,被衙差们教育了几句,就被放了。
“几位且慢。”几个人虽是打了人,可胸口这股恶气,却始终发泄不出来。
因为他们很清楚,那个人方才的嚣张态度,其实是有依仗的。
毕竟连朝廷都拿这些世家没办法!
只要世家们不犯什么重罪,没有把柄落在朝廷手里,只是道德上的瑕疵,根本不足以逼着对方真诚道歉!
正垂头丧气中,就听着身后传来一道陌生的声音。
这几人立刻回头看去。
就看到一群人簇拥着一个华服少年走过来。
“你是谁?”这几个少年都不认识这个华服少年,因为刚打过架,这几个少年都有些气不顺,其中一人勉强还算不失礼地问道。
李承乾回道:“我是谁不重要,我就问你们,你们想不想让方才那人真心服软?”
想啊!他们当然想啊!
但他们家已经彻底没落了,而对方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