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比赛正式开始的时候,全场气氛很热烈。对于这种新型科技的比赛,很多人都兴趣浓厚。虽然我也想一睹顾清明操纵无人机的风采,但比起这些,我其实更好奇顾清明是在什么时候学会弄无人机的。
两年前还没离开W市的时候,几乎和他朝夕相处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他摆弄这些。
两年后我回来,所有人都告诉我他是这方面的高手。
这个问题我问过李森,李森的回答特别符合他一贯的性格,同样是一个问题:“我该去问谁?”
“当然是问顾清明啊,你和他关系那么好。”
“我才没这么无聊。”
“……”我还能说什么?
比赛的第一个项目是无人机组装,总共二十四组参赛选手,每队挑出一个操作员上场。
七组的操作员自然是顾清明。
颜色和形状各异的无人机零件摆放在每个操作人员前面的桌子上,随着比赛正式开始,每个操作员都神情紧张地以最快的速度开始组装无人机。
南山公园的一块大屏幕上显示着各个操作人员的操作时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分钟以后,在看到排在第一名的操作人员的信息时,我的心跳加快。
“第一名:第七组。操作员:顾清明。时间:两分五十四秒。”
在全场尖叫的同时,我紧紧地拉住了沈清莹的手:“他怎么这么快?整整甩了第二名三十秒的时间!”
沈清莹淡定地回我:“这个你要问你的‘竹马’才知道,问我等于白问。”
“讨厌。”
在成绩公布之后,三中的校长最激动。
他又带领其他老师一阵高呼:“顾清明最棒!三中第一!”
我看到顾清明闻声朝校长望了一眼,明明是嫌弃的眼神,校长却喊得更起劲了。
我想顾清明当时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样—不想认识校长。
比赛随后就进入了第二个项目—无人机操作。
比起无人机组装,无人机操作的难度更上一层楼,不仅要求速度,更要求动作精准、熟练、平稳,还需要电脑端的配合,所以是团队作战。
这次操作员依旧是顾清明,季知瑶负责电脑端。
其他二十三组选手在我眼里成了空气,我一心一意地盯着顾清明紧紧握着的遥控器,生怕它像那次在三小的测试一样失控……
老话说得好,怕什么来什么。
五分钟过去了,七号无人机一直在各种指令和规则下如鱼得水一般完成着飞行任务,但就在突然之间,它在空中明显发出“吱吱”的异常声音,然后比预定的位置降低了半米,险些砸到别的无人机。
场上所有人立马惊呼了一声。
我看到顾清明神情严肃,看样子他的无人机确实有点失控了。
季知瑶马上和他交流着什么,因为离得远,我听不到他们的对话,但可以看出他们都异常冷静。好在季知瑶很快用电脑及时控制住了无人机,让其保持平稳,然后又安然无恙地继续操作。
但因为这一点,在经过长达十分钟的比赛后,评委们还是扣了他们一分。
在这种计分精确到零点一分的比赛规则下,一分有多重要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不确定到底是遥控失控还是操作员失误,对这种现象不好判断。但从季知瑶看顾清明的眼神来看,好像她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和季知瑶不同的是,顾清明一直异常冷静。
接下来是第三个比赛项目。
无人机航拍是无人机功能的一个重要应用,它不仅需要很强、很严谨的判断能力,还有艺术性的成分在里面,同样需要团队合作。
但我的心思全在顾清明刚刚的操作失控上,对接下来的无人机航拍反倒没有怎么的关注。
毕竟我知道这场比赛校长是下了死命令要拿到第一的。按这种情况,就算接下来的无人机航拍顾清明再拿第一,综合评比也很悬。
果然,半个小时以后,顾清明毫无意外地拿到了无人机航拍项目的第一名,而且三个项目的综合得分是第一名,但意外的是,因为在无人机操作环节的扣分,赛场上出现了和三中相同的总分数。也就是说,有两个得分一样的小组可以被评为第一名。
这个比赛,在一开始大家就知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