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正在用竹片忙碌的编织着简单的小竹筐,类似于椭圆形的小坛状。地上已经摆放了十多个。上官燕青一脸诧异的看着他俩,这两口子又是唱的那一出。
“三弟,三弟妹,我们想着要去镇上卖泡菜,路途遥远,瓷罐经不住颠簸,外面套上这小竹篓会安全很多,而且平时提着也方便。”
上官燕青听后当时就拍手连连叫好,这个主意确实不错,实用又实恵,而且还美观,泡菜的档次也有所提高。
这竹子萧家庄整个村里的后山上到处都是,就地取材致用,也不用额外的花销,经济又环保。
萧景鑫也在一旁称赞着点头,他没想到杨氏还有如此过人的才智,不怕不聪明,就怕不用心。
被杨氏的这一提醒,上官燕青倒想起了个好法子,对售卖泡菜吸引众人眼球上,有致关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上官燕青上辈子看见的老坛酸菜牛肉面的广告,她也想把自家酿制的泡菜取名萧家老坛泡菜。然后把名字写在红色的纸上,在用面糊粘在瓷罐上,这样一来,泡菜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更加吸引众人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不愁销路。
上官燕青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心里活动起来,越想眼睛越亮。
萧雨的见识不长,很是有些犹豫。
“这样又得多一份成本,那得卖多少钱一罐?会有人买吗?”萧雨在心里估模了一下,这一罐差不多十五斤原材料,在加上人工,买罐子及佐料…七里八里的花销,那得卖多少钱才不会亏本,卖贵了没有要,卖便宜了自己倒贴钱。
这萧景鑫倒是有不同的看法,必竟他以前经常去落云镇以酒会友,出没大大小小的馆子,对镇上消费能力还是有所了解的。只是对上官燕青捣鼓的这些泡菜,在乡下吃香,在酒馆里他便没了底。
不过他还是支持所有人先去各个大酒楼去试一试,这泡菜既下酒又下饭,到酒楼吃饭
的人。也不会在乎它的价格,只要味道出众便一了百了。
上官燕青想了想觉得也是,卖不出去也没关系。不是还有萧家庄的村民喜欢嘛,卖出去了更好,大家伙又多了一大进项。
她这人可是说一不二的急性子,上官燕青准备明日去趟镇上,杨氏跟萧景鑫劝了半天也不起用。
后来二房两口子换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明日他们一起陪上官燕青去镇上。去的时候给骡车上垫上一些破棉絮,这样上官燕青坐着舒服,也不怕颠破了泡菜坛子。在说乡下的女人都很瓷实,有好多生产前还在地里干活,应该也没啥事。
萧景鑫想想也觉得还行,虽说上官燕青看着瘦弱,但比孕前可壮实了不少。这孩子也算省心,自从上次后也没在闹腾,他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日一大早,上官燕青起床的时候,萧雨跟杨氏早就找好了骡车在三房门口等候。
杨氏手里挽着篮子,里面放着自己的宝贝荷包,上面还蒙了一层深色的粗布,她主要是怕柳氏看见挑刺儿。
上官燕青刚一开门,二房两口子就匆匆进门搬泡菜坛上骡车。这车夫也是村东头的熟人,看坛子不少,也跟着上前帮忙。
看着忙进忙出的几人,柳氏专门瞅了好几眼,眼看都是些乌鼻燥眼的破罐子,她也没了兴趣,低头着悻悻的去拌猪食。
几人到了镇上,萧雨早已把镇上最大的几个酒家都打听好,所以他们就直奔目标。
落云镇上最出名的的三家酒馆分别是,镇东头的万家宴,镇中央的祥云居,镇西端的福盛祥。
因为从萧家庄过来刚好在镇东头,这万家宴离他们近些,上官燕青便决定先去万家宴。
天色还早,万家宴还没开门迎客。
他们三人进去的时候。大堂内特别安静,只有两个店伙计在打扫卫生。
其中的一个伙计抬头看了看来人,又低头继续扫地。另一个伙计扫视了一眼抱着
罐子的萧雨,直起身迎了过来。
上官燕青跟杨氏穿的并不好,一副乡下人的打扮。两人都穿了碎花儿的对襟配着褶裙,外加深色的粗布背子,头上还包了防晒的帕子,一眼看上去,两人凭空的老了好几岁。
在酒家做伙计的阅人无数,眼晴都特别毒,一看他们就不像进店用餐的。
“不知几位光临所为何事?”店伙计的态度还算客气,但脸上挂着疑惑。他想不通一大早几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提着罐子跑万家宴干嘛。
上官燕青一脸客气的冲店伙计笑了笑,“店小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