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好屈了掌柜的好意,上官燕青也就不客气了,揣好牛肉,两人才依依不舍的告辞。
一回生二回熟,这经常打交道,掌柜的就把上官燕青当朋友了。
眼下销量是不愁了,可这缺乏腌泡菜的人手又是头疼的问题。
上官燕青焦急的看着身旁的汉子道:“相公,这找帮手是重中之重的事儿,实在买不到人,就请帮工算了。”
萧景鑫拍拍上官燕青的肩膀,顿了顿,柔声细语的安慰,“媳儿别着急,船到桥头自然直,相信我,会有办法的。”
也是这事是急不来的,实在不行,夫妻俩多辛苦一点儿。上官燕青这才稍稍放平静下来。
两人回和福堂时,已快天黑。
萧雨正搀着杨氏在医馆后面的小院子里散步,他两眼深情的看着自己的媳妇儿,柔声细语的讲述着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
杨氏不停的摆弄着自己的衣角,时不时的盯着萧雨看一眼。
就算她听不懂,萧雨也特别认真,说着说着,他竟忍不住热泪盈眶。
萧景鑫牵着上官燕青的手在门口愣愣的看了很久,谁都没有上前打忧。
看着眼前的两人,上官燕青心中五味杂陈,她扭转身匆匆回到小灶房,良久心情才平复下来。
上官燕青在心理琢磨着,这所有的事还是得提前给萧雨通通气。必竟两家在一起供事,要是心中弄出隔阂就不好了。
原本她也没打算瞒着三房,上官燕青早已把杨氏当成自己的亲姐妹看待。就算杨氏暂时不能干活,三房的那份分成也不会少给。
上官燕青一想问题,就忘了正事儿。这会肚子正咕咕叫了。
也是就算天塌下来,饭还是要吃的,上官燕青不由的摸摸肚皮,就算自己不想吃,可肚子里的孩子也得吃。
她把带回的牛肉简单的热热,又炒了一个青菜,四个人就着剩下的米饭,敷衍了一顿。
说实话,这个节骨眼上,就是做大鱼大肉,也没有人吃
得下。必竟这一桩又一桩的事情,让人食之无味。
吃完饭,上官燕青把酒楼又需大量泡菜的事儿,给萧雨讲了一下。也把自己的想法给他通通气,叫他安心的照顾好杨氏,至于银子的问题不用担心,三房会全力支持的。
这萧雨也是个明白人,上官燕青一说他都明白。还特别支持她买人的想法。可就是三房要负担杨氏看诊费的事儿,他是坚决不答应。
自从分家他们一直被三房照应着,这吃喝在一起,找的麻烦已经够多。上官燕青又带着赚了不少银子,这些萧雨心中有数,眼下帮不上忙,他实在不忍心让三房破费。
见萧雨如此坚决,上官燕青也只好把银票收起来。但她再三强调,只要杨氏稍有好转,到时还是两家一起做泡菜的活计。
把所有的事儿都按排好,上官燕青跟萧景鑫才拖着疲惫的身体歇下。
第二日一大早,上官燕青还在睡梦中,就被萧景鑫连拉带拽的弄起床,说是要给她一个天大的惊喜。
上官燕青赶紧把萧景鑫拉到一旁,打听着这买人的经过。要是弄一家不清不白的人回来可就麻烦了。
她这才弄明白,这一家三口为啥**为奴。
原来这家人住在北方的一个村庄里,小日子过得不错,一日三餐不成问题。谁知今年北方干旱,已有半年未见雨水。所有的庄稼都被旱死,前几个月,连人都没了水喝。被逼无奈,只好跟随村民一起奔向南方乞讨。
更加祸不单行的是,这一路长途奔波。身体本就拖垮,没吃没喝,在加上水土不服,小孩子就患了痢疾,没钱医治。生命垂危时,这一家三口只好把自己卖给了牙侩,不但可以给孩子治病,还可以顺便混上一些吃食。后来这孩子病是好了,但一家三口也就没了自由。
并且签**契的时候,他们谈好一家三口永不分开。这一般买人的主家,一看三人一起很是犹豫。同行的人都被买走,只剩下他们
三人久久卖不出去,这才随牙侩一路流落这里,兜兜转转落在萧景鑫手上。
一大早萧景鑫去牙侩那里看人,另一边的婆子就给他找了这三人。
萧景鑫觉得还可以,其码这两个大人年纪还行,四肢健全。反正买回去干活,只要老实本份就行,也没啥别的要求。这一家三口蛮符合条件,而且价格也特合心意。
牙侩只想尽快甩了这几个拖油瓶,三人只开出十两银子的价格,萧景鑫故意犹豫不决,这老婆子一看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