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去的路上,萧景鑫把貝体的详情告知里正。又一一反醒自己的不是,勇于承担起在这件事中应负的责任。
里正一直紧锁的眉头,稍有舒展。
他顿了顿开口:“要想让乡亲们信服,我叫你说啥,你就说啥。千万别为了逞一时之快,而徒增烦劳。”
萧景鑫用劲的点点头,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能说啥,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疏忽大意了。
还隔着老远,看见里正的身影,乡亲们一拥而上,七嘴八舌的吐槽着自己的担忧。
看着众人怒不可遏的架势,萧景鑫只好偷偷躲在里正身后寻求庇护。
俗话说得好,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个节骨眼上,装傻卖乖最起用。
萧家院外,喋喋不休的争论声持续在傍晚。
众人面面相觑,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模样。但还是闭上了絮絮叨叨的嘴巴。
毕竟都得给里正几份面子,在萧家庄,得罪他可劳不到半点好处。
里正示意萧景鑫打开院门,大门紧闭也不是待客之道。
一直躲在门后窥视的上官燕青跟杨氏们,见有里正撑腰,提着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下。
随着“咯吱”一声响,院门被打开。
里正在前,乡亲们井然有序的紧随其后。
大伙就着青石块席地而坐,丝毫看不出生分。都是庄户人家,没那么多讲究。
上官燕青吩咐王婶忙着端茶倒水,这也是主人家的礼貌。
经过一番忙碌,刚刚还凶光毕露的乡亲们,眼神和蔼了不少。
又不是杀父之仇,邻里之间的矛盾问题,实在没必要大动肝火。
等大家的心情稍微平复,里正才问了各自的意见。
要想解决问题,得知其根源所在,不把当事双方的心思摸透,就无从下手。
里正可是见多识广之人,对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不在话下。
若要弄的双方皆大欢喜,还得费点小小的心机。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
。宁愿多一个朋友,也不愿多一个敌人。
众人纷纷说出了各自的不满。
“萧景鑫这人特不地道,竟偷偷摸摸的瞒着我们。”皱纹横生的婆子领头,说着萧景鑫的不是。
“是啊,是啊。他这个人就是个笑面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里叨着旱烟袋的老头,盘着双腿凑和。
“萧景鑫就是披着羊皮的狼,乡亲们可要认清他的真面目…”身着深蓝色背子的中年妇女急忙跟着起哄。
上官燕青看着耷拉脑袋站在一旁的萧景鑫,在看看围坐在院里的人,那指手划脚的诉说,吐沫横飞。完全是一副三堂会审的场景。
这那是在解决问题呀,完全把自家男人当犯人。上官燕青气得心窝生疼,士可杀不可辱。这窝囊气她一刻都受不了。
她清了清嗓子开口,“在坐的各位乡亲父老,不要总说我家汉子的不是,也偶心自问一下,我们两口子对大家咋样。人在做,天在看。谎言说多了,小心遭报应。”
这话说的不假,萧家庄大多数人都受过上官燕青的恩惠。别的不说,就说卖菜这块儿,多付的银子不在少数。
上官燕青说完紧了紧萧景鑫的手,神态自若的在一旁落坐。
不少心中有愧的人低下了头,掰着手指头以缓解心中的慌乱。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上官燕青这一针强心剂,打的正是时候。不提醒不代表自己就忘了。
不过总有没良知的人矢口否认,隔壁家的老陈头见状,急忙起身添油加醋。
“这上官燕青可是出了名的伶牙俐齿,死人都能说活。大家不能被她的说词蒙敝了双眼,眼下说的是田里种树的事,别扯那七里八里没用的。”
“对呀、对…”乡亲们立马回过神,异口同声的附和着。
一见有人解围,这些人没脸没皮的本质原形毕露。当场就翻脸不认人,把往日的恩情抛在脑后。
全都起身嚷嚷着让萧景鑫改变主意。若是他一
意孤行,他们定会全力还击。
一时之间,气氛甚是凝重,众人虎视眈眈的盯着萧景鑫,一副誓不罢休的架势。
上官燕青本想上前骂醒这群装睡的家伙,还未开口,被萧景鑫紧了紧手,示意她不要跟乡亲们计较。
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弄的太过,难以收场。日后相见也显得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