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客的萧景鑫乐在其中,随着众人的起哄而笑的合不拢嘴。本是愤怒难平的事,这会却抛在九霄云外。
上官燕青本想上前解围,一想到自家汉子久违的笑脸,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些人争争吵吵,起码说明他们心中没鬼。
就在大家争论着结果时,上官燕青却思索着罪魁祸首。
她决定这次忍气吞声,把树苗原封不动的栽好,在派人守在暗处观察。放长线钓大鱼。
当然,乡亲们后来知晓上官燕青容忍的做法时,大都背后偷偷嘲笑萧家无能,不敢找出歹人,怕被报复之类的。
萧景鑫特别不解,但想到自家媳妇的聪明机智。他也没过多的参与。
对外只是宣称野猪觅食所致,半个字未提及其它。
一开始还冷嘲热讽,久而久之便不在提起。
可上官燕青对此事毫不松懈,她日日半夜叫萧景鑫前去察看一番,看有无异常。
日子平静如水,毫无波澜。
上官燕青到邻村买的原料解了燃眉之急,度过整个冬天不成问题。
大伙忙碌了一段时日,眼下空闲不少。
家里几个壮汉结伴上山砍柴,为冬日取暖做准备。
地势颇高萧家庄,冬天寒冷无比,在乡亲们口中流传着一则顺口溜。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吹气捂手…
这预示着最冷的时刻,连动物都受不住,更别说人了。
上官燕青吩咐大伙挖个大坑,把洋芋、萝卜这两样可长久储藏的菜食埋在地里保鲜。另外找寻密封的山洞,在洞内铺上苞谷杆,四周用布团团围住。茭白连根拔起,挨个在洞内摆好,最后封住洞口。
她只是利用洞内的温度会比外面高上不少,封上洞口,自然的热度随之升高,护住茭白不被冻坏而已。
当她做这一切时,杨氏跟周婶完全不知原由,两人形同木偶的忙活。
想着洞里的茭白有几百颗之多,一天吃一两颗,也
足够渡过冬日的菜荒。
在萧家庄天寒地冻的日子,暴雪一下十天半月,大都被困在屋里,无法出门。
平日里乡亲们就靠洋芋度日,外加提前准备的干菜。几个月的艰难度日,上官燕青想想就觉得可怕。她才想起这个绝招。
外加夏日时,上官燕青就晒了干豆角,茄干,干洋芋片之类的。漫长的寒冬,有七八种菜换着吃,日子好过些。
杨氏看着上官燕青脸上满足的笑容,忍不住开口。
“三弟妹,为啥都要把菜埋在土里面,岂不是乱的更快。”
上官燕青只得托词敷衍,说的太明白,岂不露陷。
“二嫂,土里有营养,菜埋在里面就不会被枯死。如同人一样,只要有饭吃,就能长命百岁。”
她说的很卖力,而杨氏一脸的懵懂。
一静一动的两人,形成鲜明对比,场面甚为温馨。
当然,这都是上官燕青的功劳。在她一致的努力下,才有了今日丰衣足食的日子。
晚饭是杨氏在前面灶房做的,后院的小灶膛被上官燕青占了去。
月份大了,越发嘴馋。她想起上辈子吃的卤猪耳朵,就口水直流。不吃着口,没法安生,上官燕青便托人从镇上买了几个回来自己倒蚀。
她从乡亲们口中得知,这猪的杂碎在萧家庄并不受欢迎,大部分人都把肉留下,杂碎扔掉。
所以想买到猪耳朵并不难,而且屠户还特别别高兴。
上官燕青也只是放了一些日常的佐料,外加一些大料,猪耳朵拾掇干净后,就放在罐子炖煮。
姚氏做完饭时,上官燕青已忙活的差不多。众人只闻着特别香的味道,却不知晓她煮的啥。
晚上大家吃的是拌卤猪耳朵,外加杨氏炒的几个小菜。
上官燕青特意拿了一坛酒出来,犒劳大伙这几日的辛苦付出。让萧景鑫跟萧雨还有周叔,三人边吃边喝。
萧雨看到桌上显眼的新吃食了,萧雨帮他把酒斟上,他迫不及待
的夹起一片猪耳朵放进嘴里。
一尝,口感很好,酸爽可口。嚼起来脆脆的感觉,很有嚼劲儿。
一连尝了几筷子,萧雨有种停不下来的节奏,反正酸酸辣辣,好吃到爆。
萧景鑫忍不住也尝了几口,果真让人欲罢不能。
一旁的萧雨忍不住开口,“弟妹,你这吃食叫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