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萧老爷子还从未踏进过他们的家门。说来就觉得惭愧。
萧老爷子不发话让柳氏她们去,谁都不敢提起这两兄弟。一提到这两人,老头子就暴跳如雷。平时沉默寡言的人,一到这件事上就控制不住自己。
萧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好,除了柳氏三五不时的下地干活,这萧阳整日的乱逛荡,只手不撵香。老头子的身体每况愈下,又吃不消。
家里干活的人少,吃饭的嘴多,很多时候都是日不敷出。日子过得甚为紧巴。
这翠兰也从秀兰的口中得知了上官燕青生了胖小子这事,她勉强的应付秀兰笑了一下,又不经意的垂下头。
萧家庄是注重洗三礼的,不过庄里并不富裕。乡亲们大都没有宴客,只是自家的几个亲戚聚在一起给孩子办一下。
洗三是在堂屋里办的,来的人也就杨氏一家跟萧二老爷子一家。
上官燕青挠心挠肝的在屋内听着外面的动静,有说话声称赞声,还有稳婆念念叨叨的洗三声。最后是小奶娃儿响亮的哭声,所有人都夸娃儿身体强壮瓷实。
那边弄完之后就把孩子抱进来给上官燕青了,杨氏跟王婶准备烧火。还要招呼大家在屋里吃饭。
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都过来凑热闹,看上官燕青脸色红润,都夸她好福气。又生了大胖小子,以后褔气更好。
上官燕青一边哄着怀里的娃儿,一边跟她们拉家常。大家看上官燕青才生完产,也不好意思多呆,只匆匆呆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屋内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这已经是今
日吃的第三顿饭了,她半夜饿的时候,萧景鑫贴心的煮了红糖荷包蛋。早上杨氏一起来就下了骨***外加青菜。现在又是骨汤加白米饭。
看上官燕青吃的直撇嘴,一旁看娃儿的杨氏连忙安慰。“别撇嘴了,这几天刚生产,吃不得油腻的东西。从明天开始给你做好吃的,顺便加重一点儿味道。”
其实上官燕青自己也知道,这几天肠胃虚弱,经不住大荤大油。只能从清淡的吃食开始慢慢适应,等身体稍微恢复后才可以开始进补。
要不然说世界最伟大的是母亲呢?
眼下为了娃儿不饿肚子,奶水充足。上官燕青一天要吃五六顿,还都是些淡而无盐的东西。整日食不知味,也得强行捏着鼻子往肚子里吞。
以前上官燕青吃菜的口味都有些重,眼下没油没盐,她一闻到腥而无味的汤,胃里就翻腾的厉害。但一想到娃儿,她就妥协了。
一回想到十月怀胎的辛苦,上官燕青就不寒而栗。然后是生产之苦,那疼痛就不用说了。上官燕青觉得自己坚韧在加上杨氏指教得当,生产时才少受了一些苦。幸运的是自己生的很少,甚少有像她这样,头胎生的如此之快的。可能也跟她勤劳锻炼密不可分的。再后来就是没日没夜的喂奶贴顾孩子,从未睡过一天的好觉,那辛酸可想而知。
一点点儿大的娃儿,饿了不会说,冷了不会叫,只能大人凭着感觉估摸。对于一个没有照顾过娃儿的生手,上官燕青觉得格外吃力。
好在有杨氏跟王婶在一旁搭把手,换着帮忙照顾娃儿。要不然上官燕青还真吃不消。外加自家汉子心疼媳妇儿,怕娃儿一晩上吃几遍奶,搅的上官燕青睡不好觉,萧景鑫主动的承担起换尿布的事儿。只要娃儿一闹,他就默不作声抱起来哄,好让上官燕青安心入睡。
那么大块头的汉子,一个巴掌就有半个娃儿大。但细心的萧景鑫,换起尿布来却有模有样,比上官燕青还熟练
。
相比别人,像她这么有幸福的,可找不出几个。自己那么幸运,还有啥可抱怨的呢?
不就是吃几天清淡的吃食吗,不就是要做一个月的月子吗,不就是不能洗头吗,不就是不能动弹吗,有什么要紧呢,这些都不是事儿。
人啊不能太自私,总想让别人为你付出。要知足惜福,只有惜福才能得到幸福。这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上官燕青还是懂的。
她觉得自己这两辈子加起来,唯一的优点就是知足。尽管生活中时不时的会遇到一些小坎坷。但上官燕青始终相信付出就有回报,知足就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幸福不是你去追寻,就在你身边。虽然摸不着,但睁开眼睛你就会发现它的存在。
日子就在上官燕青跟萧景鑫第一次当爹娘,手忙脚乱中过去。
洗三不用摆酒,但在萧家庄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那家喜添娃儿,这满月酒是雷打不动,一定要摆的。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