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想到猪粪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上官燕青开口给每家十文时。大伙也没反对,只笑着答应。
有十文总比没十文强,谁都不会嫌银子扎手。
这次倒出乎上官燕青的意料之外,乡亲们还自愿开口,要帮忙给树苗上粪。
而且他们开出的工钱比外庄的人便宜不少。
可能是上次的和解酒起了作用,乡亲们的态度也非常好,丝毫没有不情愿的模样,待人很是和善。
上官燕青从心底感到安慰,之前的付出总算没有白费。
不管大伙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表面上过的去就行。总比见面横眉冷眼的强。
她这人一向心软,乡亲们说上几句好话。上官燕青便点头答应。
“乡亲们,我真心感谢大家的支持。但丑话说在前头,无规矩不成方圆,该咋干就咋干。不可偷奸耍滑哟。”
上官燕青这人实在,她喜欢把话说明白。都是成人,各自心中有数。以免事干不好,得罪人还不讨喜。
但她的话语比较委婉,连笑带说,乡亲们倒也乐意接受。只拍着胸脯保证,让上官燕青安心。
乡亲们也了解她直爽的个性,大都没有异议。
说干就干,敲定好以后。上官燕青便叮嘱周叔帮忙照看着乡亲们干活,为了表示感谢,她中午还特意提供了菜食。
按理说,十里八庄的干活,都是单包工,不管饭的。这也更让乡亲们感念上官燕青的善良。
别说只是简单粗糙的一顿菜食,乡亲们干活却格外卖力,愣是干到天黑才从地里收工。
本要干两三天的活,一天半就干的妥妥当当,而且干的特别细致,树苗培的土也多。就连最后差一些猪粪时,乡亲们都抢着白送给上官燕青,说死也不收银子。
舍得,舍得,先舍后得。这话果真不假。
看自家媳妇儿跟乡亲们打成一片,萧景鑫竟有些醋意,味还酸着呢。
凭啥一个妇人
出面,却让乡亲们佩服的五体投地。自己一个堂堂七尺男儿,萧景鑫有些自悲。
眼下萧家的小日子过的甚为舒心,泡菜有存货不用愁,核桃苗也被保护好。只安安心心的呆在家里,准备着寒冷的冬天到来。
也就是乡亲们常说的“猫冬”,为了猫冬,上官燕青提前吩咐自家汉子跟萧雨。早早的为各大大小小的酒楼,提前送上了几个月的存货。
反正眼下天气寒冷,腌茭白也不会影响口感。放几个月都不成问题,反而放时间长点,有酸酸的味道更可口。
小飞飞也一天天长大,转眼便两个多月了。这小家伙遗传了萧景鑫的大块头,只有两个月的娃儿,长的比半岁的娃儿还高。
眼看寒冬将至,所有的人都闲下来。小飞飞就有福了,整天被大伙抢着抱。上官燕青这个做娘的,除了喂奶,一天都抱不上起回。
这小家伙就是个小人精,知道大家都宠他。竟学会撒娇闹脾气了,稍有不如意,便哭闹不止。
“猫冬”的日子甚为惬意………
年越来越近,转眼间离过年只剩下十几天的时间。外面下着雪,也扺挡不住大家过年的好心情。
因为手里的钱宽裕,上官燕青决定满足所有人的愿望。大伙儿想吃啥喝啥,她都不动声色的买回来。
一到年挨跟儿,上官燕青就喜欢折腾。这也是她上辈子的毛病,看来是改不了。
她提前让萧景鑫去猪肉贩那里买猎肉,直接弄了两整头杀好的猪。猪头猪蹄排骨之类的都用盐腌着晾干。好一点儿的猪肉做熏肉,剩下的精瘦肉留下过年包饺子跟包子。
镇上的小贩一般腊月二十七就关门回家过年,一直到正月十五以后才开门。上官燕青必须抓紧时间置办年货。
她准备像上辈子那样准备年货,所以上官燕青把猪排骨卸下来腌了一些,做成腊排骨。又吩咐萧景鑫去镇上买了五六条鱼,外加十几
只鸡回来腌腊鱼腊鸡。
等所有东西都腌制好后,上官燕青细心的用草绳挂起来,悬在梁顶上晾晒。
期间,萧景鑫很是好奇,不知道自家媳妇为啥要做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不光他一人好奇,所有人都一样。但大伙还是帮上官燕青打了一些下手。她的鬼点子多,知道的吃食多,大伙心里都清楚,便没过多的追问。
这些一看就是吃食,到时候他们只管吃就是了,何必操太多心。
等上官燕青把这些腊味倒蚀好后,转眼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