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冷傲邪王:爆宠小狂妃 > 第二百四十九章 服徭役征集

第二百四十九章 服徭役征集

为了怕村民们不够重视,里正家的大儿子大牛,围着庄上转了一圏,每走两步敲上两声锣,外加一顿吆喝,让大家未时到麦场上集合。

麦场是村民们平常打麦子、晒粮食的场地。当然,庄里有大事宣布时,也在麦场,那儿的地方大,能聚下很多人。

见到外面的锣声还有喊声,萧家庄的乡亲们不由的紧张起来。只是他们不知道,同样的锣声在其他村也敲响了。甚至有村民拦着大牛问到?有什么事儿,大牛忙着通知到庄里各处,他也不作理会。

上官燕青还有二房都听见了招集声,杨氏伺候完萧老爷子吃喝拉撒,就匆忙跑去三房,大家聚集在一起。

大伙儿面面相觑,忐忑不安的猜测着会发生什么事。

上官燕青没遇上这种事,觉得没什么。可杨氏她们不一样,都是经历过这种很正式场面的,所以格外紧张。

一般来说,由里正的儿子亲自出马,又用锣声召集,几乎就没啥好事儿。

听了萧景鑫的解释,上官燕青才明白一种情况,那就身为“农”无法摆脱的命运,徭役。

对于徭役这个词,上官燕青觉得很遥远,很陌生。但并不是全然不知,多少有些了解。

在上辈子时,上官燕青从电视剧,小说里,还有史书记载上,看到过不少有关徭役的事儿。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沉重的徭役,爆发造反的老百姓……

上官燕青记忆最清楚的徭役事件,就是“孟姜女哭长城,哭倒长城八百里。”孟姜女的夫君万梓良就是服徭役时累死的。

她用自己贫脊的历史知识,只想到这一点儿关于徭役的事件。但就是这一点儿,上官燕青想想都不寒而栗。

苍天呀,才过了几天舒心的日子,难不成自己也要成为“孟姜女”?

孕妇就爱胡思乱想,想着想着,上官燕青不由的脸色苍白,毫无血色。

旁边的杨氏见上官燕青脸色不对,急忙过来安慰,“三弟妹,你不

用担心,服徭役一般都会找了无牵挂的单身汉,像你我这种拖儿带母的情形,家里的汉子应该不会被抓去的。”

上官燕青半信半疑的看着杨氏点点头。

“也许并不是徭役的事,而是别的事。”萧雨补充上两句,想给大伙宽宽心。

毕竟屋内的气氛很紧张,别人没吓着,倒先把自个给吓住就不好了。

话虽是这么说,但大伙儿心中都有不好的预感。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精神很恍惚,食不知味,如同嚼蜡。各自心里不知道在想啥。

周叔跟王婶一家三口不用担心,因为他们被买来的,属于“奴籍”,奴籍不在征召的范围之内。

这里大致可分为四类,士农工商。农排在第二,说的只是他们的社会地位稍高点,家世背景清白,小辈们说亲或科举考试什么的没太多限制。

颇高的社会地位,并没为他们带来啥好处,反而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为民以食为天,农民土里刨食,苛捐杂税要从他们身上收,举凡有什么需要出苦力的地方,比如修官道、桥梁、宫殿之类的,都是从农民中征徭役来干。

所以乡亲们闻役色变,家中只要有成人的男子,大都逃不过征召的苦难。

服徭役,若是劳役还好点儿,大不了的出出苦力,干上一年半载的,人累点苦点儿,掉层皮还能回家。

若是抓去当壮丁,那就苦不堪言了。

自古以来,被抓去当壮丁的农民,都是去战场上当炮灰,十去九难还一。更有的半路上就被饿死,更别说其他。

萧家庄被抓去当壮丁的人可不少,回来的人屈指可数。好像就是族长的儿子是例外,还是因为人家见他年纪小,被抽去当了火头兵。虽然没啥大出息,但至少保全了性命,才得以生还。

一般来说,被抓过壮丁的人,以后在有徭役,就不在征召范围之内。毕竟是出过苦力的,也算死里逃生。朝廷不会苛刻的在让此人服役的。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喋喋不休的讨论着徭役的事儿。上官燕青理清思绪,才渐渐搞明白是咋回事儿。

不知真相还好,弄清明白后,上官燕青心急如焚,恨不能找个地洞把自己汉子藏起来,以避过这危急关头。

也只能想想而已,自家可在应召的范围内,躲的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并且徭役年年有,躲到何时是个头呀?

现在说什么都太早,还是先去看看召集村民们要干啥,到时在见机行事。

麦场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