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
可大房两口子不这么觉得,柳氏认为三房两口故意让他们难堪。既然你们不仁,就别怪他们无义。
梁子就此越结越深,大房三房的矛盾,一发不可收拾。
屋里换成了清一色的素色装饰,摆设啥的花里胡哨的东西全都收起来了,然后上官燕青跟萧景鑫就在家里开始守孝。
杨氏也学着三房的样,把屋里倒蚀了一遍,虽萧雨不在家,只有她这个为人儿媳的带为守孝了。
说是守孝,其实与平常的日子没啥区别,除了不能穿亮色的衣裳外。饭食基本没啥改变,因为上官燕青肚里娃儿的月份越来越大,没有营养根本不行,她就没忌口。只是萧景鑫一直没吃荤食。
这期间秀兰上门来了一趟。
因为萧家正是守孝期,她便没从正门进,而是从后面的小门进去的。然后让王婶叫的上官燕青,说是有要紧事跟上官燕青说。
这次服兵役把萧家庄闹腾的够厉害,秀兰家也是侥幸逃脱。若不是关键时刻上官燕青慷慨解囊,她不敢想象眼下的日子。庄里多上一副棺材也说不定。
当初秀兰爹就有一死了之的想法,他想保全自家的儿子,因为守孝期是不用服役的。幸亏被秀兰识破,及时的制止住。若不然早就物是人非。
对于秀兰家的事儿,上官燕青是和晓的,听闻秀兰
有事找她,她想都没想就过去了。
去了一问才知道,秀兰是来帮自己的母亲问问,腌泡菜还需不需要人手。她们母子俩想早点把欠上官燕青的银子还上。
也是,人家救你于危难之际。滴水之恩自当铭记于心,总不能老欠着银子不还吧。
在说眼下正是农闲时节,她母亲到萧家帮工,能赚一点是一点,秀兰的小算盘打的挺精的。
说实在的,本想着到别处开小作坊,买回了不少人手,眼下是不缺人的。但上官燕青一想到秀兰家的难处,便毫不犹豫的应下来。
无非是多个人,多付点银子的事儿。自个平时手紧紧,或者是多联系一个酒馆,售卖泡菜,这银子就出来了。上官燕青倒想的挺开的,她一向与人为善习惯了,看来一辈子是改不了的。
只是上官燕青提出让秀兰的母亲也要签保密协议,对于泡菜的保密问题,她从不含糊。
秀兰听后连连点头,说自家娘愿意签保密协议,她之前已经给家人讲过了,她娘答应后,秀兰才过来找上官燕青的。
上官燕青就让秀兰明天过来上工,顺便带她娘亲一起过来。
萧老爷子的身后事忙完后,杨氏静下心来后,才发现萧雨已有十来天没回过屋里。她只听萧景鑫说有事耽搁几日,没想到一晃这么长时间。
她顿感大事不妙,匆匆来找上官燕青询问自家汉子的情况。
杨氏抱着小奶娃,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大人哭娃儿也哭,弄的上官燕青一时手足无措。
上官燕青也觉得萧景鑫这几天怪怪的,一问周叔跟萧雨去哪儿了。他就岔开话题,闪烁其辞的说些毫不相干的废话。
为这事,两人几次差点翻脸。想着他在守孝期,上官燕青才没较真。
这次杨氏上门,看瞒也瞒不住,萧景鑫才直言相告。
得知真相的杨氏跟上官燕青,愣是半天没回过神来。这也太扯了吧,萧雨跟周叔
竟被强迫去押镖,看来在这里,有三角猫功夫也是罪过呀。
杨氏难以接受,拼死拼活的要带着娃儿去寻夫。还是萧景鑫强行把她拉住,才没让她得逞。
难不成杨氏要做第二个孟姜女,上官燕青实在不敢苟同。为了以防她夜里偷偷溜走,上官燕青让她先住在三房,等萧雨回来后在回去。
对于萧雨是否能回来,上官燕青心里也没底。这押镖是刀尖上行走的日子,生死由命,谁都说不好。不过她相信善人自有天照应的理。
表面平静无常的萧家,实则弄的一团糟。怪事坏事一桩接一桩,上官燕青把这一年称之为“霉年。”
可不是霉年嘛,这萧老爷子刚入土为安几日后,关于萧老爷子生前被上官燕青虐待,她乘机想抢夺萧家老宅的谣言四起。
本想过几天清静的日子,可人家就让她不安生。
刚开始上官燕青倒没在意,她天真的以为传几天就过去了。嘴长在别人身上,谁想说就让她说去吧。反正身正不怕影儿斜,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可她又大错特错,一味的容忍并未换来片刻的安宁。反而让跟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