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挽明 > 第677章 讨论作战计划

第677章 讨论作战计划

是不合格的表现,希望祖总兵且记在心里吧。那么下面便让朱总兵说说好了。”

有祖大寿被皇帝敲打的例子在先,营中的诸将顿时明白了皇帝的心意究竟是什么。朱梅、麻登云等将领不管有没有一个出兵的计划,都先表态赞成了出兵的立场。

几位总兵说完了自己的意见,便轮到副总兵和副将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见到了前面几位将领的发言后受到的待遇,即便是祖大寿的弟弟祖大弼和堂弟祖大乐,也不敢出声支持自己的兄长。

当轮到副将何可纲发言时,他却不同于此前那些将领的泛泛而谈,而是在表明了支持出兵的立场之后,还详细的讲述了一份反击计划。

“…我军和敌人现在是隔滦河对峙,在马兰庄正北面有一座无名小山,滦河绕过这座小山之后,便转向东南方,最终从马兰庄东面的两山缺口处向正南方流去。

而以这座小山为分界线,在这之上的滦河落差较大,两侧大多为峡谷,难以越渡。而过了小山之后河床落差缩小,河水的流动也变得缓和了下来。上游峡谷地带,平水期的河水宽度约在百米左右,但是过了小山之后便扩大到二百米以上了。

因为河水流速缓慢,在小山到西峡口

一段的滦河上,还出现了许多江心沙洲。因此河面虽然宽阔,但是却便于渡河。从马兰庄北面的小山到马兰庄东面的西峡口,这段河道的长度大约为3000米长。

这段河道上原本有四座桥梁,三座木桥一座石拱桥,敌人拆除了三座木桥,只剩下了东北方向的石拱桥。我军占据桥西,而敌人占据了桥东,并在桥的另一侧修筑了一座营垒,大约有五百人驻扎于此。

靠近我军这边的3000米河道滩头基本都是平地,并无险阻可守。而河道对面的地形是,由西往东南分布着三座山头,把对面的地形截成了2处宽度不一的口子。

石桥东面正北不到500米就是分布在正中的孤立小山,当地人称之为金山,金山西面是一个2里不到的口子,东面则是一个超出3里长的口子。

东面口子前的空地不大,难以展开部队,敌人在这里放置了少量部队。而西面口子前的地方虽然较大,但是敌人却在这里修筑了一座大营,我军需要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渡河,并夺取这处大营,方才可以展开对西面口子的直接进攻。

从这几天的观察来看,对面敌人的驻军总数不会超过8千,东面的口子大约驻扎了五百人,金山上驻扎了大约一千五百人,桥东小营驻扎了大约五百人,西面大营驻扎了大约不下五千人,而大营前方沿着河道竖立的几个小寨子,总人数不会超过一千。

因此我军若是想要渡河,必须首先要夺下石桥,而想要击退敌人,夺取一条进攻的通道,则必须要占据石桥北面的金山。

只要夺取了金山,就能将敌人的军队一分为二,然后以居高临下之势夺取东面的口子,则敌人即便是保住了西面的口子,也不得不撤向北面的五重安了。

不过在夺下东面口子之前,不管是夺取石桥的控制权,还是夺取金山,我们都将处于敌人的三面进攻之中,我军的伤亡也许将会超出预期。”

何可纲的

作战计划中规中矩,但是在场的将领们立刻便意识到,这是一个毫无花招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接一场的硬仗,这根本就是在同后金拼人命。

虽然马兰庄的明军数量要多于对面的敌人,但是论起拼人命损耗来,却未必能及的上对面的敌人兵。辽**军虽然是大明九边中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的一只军队,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几乎已经打了十年的仗。

这么多年的仗打下来,辽东军中的老兵比例固然远远超过了诸边军,但是其中的兵油子、兵混混的数量,一样也超过了其他边军。

据城死守,这些军士大约还能听从军令,但是要他们打这么一场要拼命的野战,这些将领们心里就有些担忧,自己的部下会不会闹兵变了。

于是在何可纲说完了自己的作战计划之后,质疑他的声音就开始出现了。比如有的将领就认为,对面的敌人必然不止八千人,因为此前从三屯营败退下来的将士就说过,他们遇到了上万骑兵的伏击,女真八旗起码出现了五面旗帜。

因此现在敌人不过是示敌以弱,说不定主力正埋伏在某个地方,正打算再次伏击他们。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应当多派哨探,探明周边状况再全力进攻较为妥当。

而又有人提出,孙子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不如兵分两路,一路正面牵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