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挽明 > 第743章 区分敌我

第743章 区分敌我

如果他们真的忠诚于朕,忠诚于大明,就应当主动配合朝廷实施土地改革,共体时艰,和朝廷一起度过眼下的难关。

而不是觉得,自己就是上古时代的农夫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今日之大明想要延续下去,就必须动员起全大明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整个国家的温饱问题,然后再去解决外部的侵略者和内部的分离势力。在这场变革之中,没有任何大明人可以置身事外。

守着自己的田宅,关门闭户过自己的小日子,充耳不闻门外灾民饥寒呼号声的人,这样的人即便是再忠诚于朕,对朕又有什么意义呢?

朕之所以和你如此坦诚的说这些,就是希望你能够看清楚自己的立场,不要被旧日的情谊和道义所迷惑,在实施土地改革的过程中作出错误的判断,毕竟现在我们可是坐在同一条船上。”

当崔呈秀从皇帝的马车上下来时,他感觉自己的头还是有些昏沉沉的,并不漫长的一场谈话,带给他的冲击实在是不小。

崔呈秀以往觉得自己的胆子可谓是极大的,就算是魏忠贤有时也会因为某事犹豫不决,还需要找他去分析一番,从而最后下定决心。

然而今日他总算是有些茫然起来了,现在看起来这位皇帝的胆量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而最让他感觉糟糕的还是,到现在为止他依然没有弄清楚,崇祯推动这场土地改革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管什么人做什么事,他必然是有一个目标的。就像魏忠贤,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赢得天启的信任,和追求保护自己的

权力。只要了解了一个人的目的,崔呈秀也就找到了如何去迎合他的方法。

然而在崇祯面前,他却没能得到任何提示,在他自己看来,土地改革的实施未必是好事,失去了天下士绅的支持,崇祯的皇位未必还能坐的这么稳当。不明白皇帝推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他就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调整改革的方式和步骤,也就失去了独立推动土地改革的权力。

不过在马车的交谈之中,崔呈秀已经隐约了解了崇祯对于土地改革实施的决心,仅仅这三条具体实施计划,就不可能是两三天里能够考虑出来的。

这也就说明,皇帝筹谋土地改革已经不是一两日的事,能够将这种大事按捺到一场大胜之后才开始动手,崔呈秀觉得他倒是不用担心,土地改革实施遇到困难之后,皇帝会轻易的抛弃自己了。

当然,在听过了崇祯的计划之后,崔呈秀也知道他现在只能跟着皇帝的步骤走下去,如果不能成为皇帝手中的刀,那么毫无疑问他就会成为那些被皇帝收割对象,甚至还是第一批被收割的对象,毕竟他身上的污点可是数都数不清了。

崔呈秀自然不会给那些政敌机会,就算真的要死,还不如大家一起死比较好,崔呈秀咬着牙跺了跺脚想着。

一直跟着他身后的随从看着崔呈秀的举动,赶紧跑了上来小声对他说道:“老爷是不是感觉冷了?府里的马车就在后面,老爷是不是上车暖和暖和?”

崔呈秀转头瞪着这位随从老半天,看着他头皮有些发麻了,才阴沉沉的说道:“也好,顺便派人去把二老爷也叫回来,老爷我有事同他商议…”

在长城喜峰口以北,一只蔓延数里的队伍正沿着一条南北向的河流,往北面的青城方向走去。

这只队伍正是从关内撤离的后金军主力,昨日提前出关的莽古尔泰所部,同断后的黄台吉、代善等部队汇合后,三位大贝勒商议了一下,便决定沿着原路返回。

由于后金军丢下了所有新附军,只带上了那些投降后金的明将和他们的家丁,还有工匠营

。又从关内搜罗来所有牲口和车辆,装走了所有搜集到的粮食。所以后金军返回沈阳的路上,倒是并不缺乏粮食。

但是黄台吉坚持要带走,沿途区域内的所有36部部族,理由是避免让他们遭到明军报复。这样一来,大军行军的速度就被这些拖家带口的蒙古部族给拖累了。

更何况有些部族根本就不想搬迁到辽东去,一路上磨磨蹭蹭的,总想要脱离队伍。

忍受了两天之后,莽古尔泰终于拉着代善来找黄台吉质问了,虽然这场伐明之战损失的大多是蒙古人,但是八旗披甲兵和杂役也损失了一成半,因此整只军队的士气还是颇为低落的。

在这种状况下,大家都恨不得早日返回沈阳休养,而不是磨磨蹭蹭的带着这些蒙古部族上路。

黄台吉听完了莽古尔泰的抱怨之后,也不正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