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见纪亮送顾青衣回来,看到的人最多也就是说一句:“顾青衣这是又从司徒府回来了?你们说,她去了这么多次,得赚了多少银子呀?”
就有同样在洗衣服的妇人回答道:“这去一次,据说有的大户人家还会给一些赏银,估计只是那个赏银,也够咱们做几个月的了吧。”
“这样看来,也难怪张家的前些日子那么眼红。不过说起来,沈氏最近似乎没有在闹什么幺蛾子了。”
“也确实是,就沈氏那个人,这么多便宜在这里,她居然没有占,还真是有些奇怪。这要不是前日还见她在村口那里站着骂,我都要以为她出什么事情了。”
沈氏这个人的个性大家都明白,因此也没人去替她说好话,或者替她遮掩之类的,毕竟跟沈氏关系好的,那真的是非常的少。
“说起来也真是奇怪,这一次顾青衣应该能赚到不少的钱,沈氏居然没有闹,你们说,她是不是打算等最后顾青衣彻底治好之后,才去要钱。难道说她是想攒到足够多,一次性好多要一些?”也有人猜测道。
“不过,这不太像是沈氏的性格,就她那个性,只怕她更有可能是直接多要一些,然后每次都来要。”
就在这些人
讨论得热烈的时候,就有一个声音插进来说道:“其实也有可能是因为根本就要不到钱,不是说贵人那些给钱,都是要等到见效之后才给吗?青衣又不是什么有名的大夫,恐怕那些人也不可能一开始就给钱。不然,给完钱还把人给治坏了,那她不就是有钱往外跑了吗?“”
“说的也是,听说那些大户人家,一般这种悬赏都是病十分特别,甚至根本就治不好的,只不过是死马当活马医。不然的话,人家能请到的大夫那比顾青衣肯定好多了,又怎么会需要满大街的贴告示。”
当然,这话说的是有点夸张,只是在布告栏里贴了一张而已,可没有满大街的贴。
不过,理却是这个理,就见众人都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说的也是,不然的话,怎么顾青衣都没有说修修她那个屋子。就她那个屋子,我真担心哪天下个雨就把那屋子给冲垮了。”
“说起来,村尾那几家的房子也是有些破旧,让他们修也不修。现在没下雨还没事,真要下雨,到时候恐怕又得我们出人出力去给他们修了,他们那个屋子可还好几间。到那个时候,也不好意思在他们家吃饭,就真的是完全白干了,还得搭进去一些吃的。
”
毕竟是干苦力活,吃不好也很容易伤人的。事关到自己利益的事情,众人便很容易被转移了兴趣,换了话题。
至于顾青衣那个小破茅屋。先不说她并不完全算是村里的人,村里人有理由直接拒绝,不去帮忙。就算是真的去帮忙,就那一间小破茅屋,半天都不到,就能给修好,而且还能够给顾青衣送个人情。
到时候,家里人看病或者亲戚有病之类的,就可以直接去让顾青衣给看了,是相当划算的买卖。不然的话,去外面做工,一天也就个二十来文,看大夫却要花去许多,而且只能是一次。
见话题被转开,先前说话的人就悄悄松了一口气,这些人不去想着顾青衣的银子就好。
转而参与进新的话题中,毕竟这也是跟她们家有关的事情。
只是,就在这些人以为顾青衣现在相当贫穷,根本没有办法翻修屋子的时候,顾青衣却正走在去村长家里的路上。
毕竟,翻修房屋这种事情,最好还是直接请本村的人。倒不是说便宜,而是能够更好的融入村里面,而且这个屋子也是村长分给她的,如果她想要新建屋子的话,还是要跟村里说一声的。
村长得知顾青衣的想法时候,倒是有些惊讶
,他跟其他人一样,以为顾青衣到现在都还没有赚到什么钱呢,就有些试探的问了一句:“翻修屋子,你是打算修成什么样子?”
如果是翻修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茅草屋的话,倒是不需要多少钱,请村里的人帮帮忙就行了,但是却肯定要请他们吃一顿饭的,也花不了多少钱。
但是如果想要修得好一些,别的不说,材料就是一笔钱,而且耗费的工时如果多的话,村里人也会不乐意的。
顾青衣一早就已经想好了,就对着村长说道:“是打算修建成青砖瓦房,那种也比较坚固?您也知道,我现在是一个人住,如果不修的结实一些的话,也不太安全,而且墙上也是准备弄一些瓦片之类的挡一下。”
甚至顾青衣都已经想好了,墙边上也要种上那些荆棘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