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故意散播谣言。加之夜幕深沉,后宫这一条条横竖交织的宫墙,本就给人一种压抑和恐惧,久而久之,便信以为真了。今日慈禧的这番话,便是要让后宫造谣的人知道,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无法击垮当今的西太后娘娘。
“鑫常在,逝者已矣,你若还残存一丝执念,这也便快些去吧,下辈子投个好胎,切莫在这里留恋了。”我说。
“姐姐,咱们继续走吧。”慈禧转过身来,朝着我微微一笑。
“起!”小牛子一声令下,两顶轿撵越过了螽斯门,朝着养心殿走去。
养心殿内,烛火通明。小佑子提前传下了我们要来的消息,守夜的小太监们赶忙挂起了黄纱帐,掌了灯。
“东太后驾到,西太后驾到。”小牛子清了清嗓子,在养心殿的大门口喊着。
“奴才恭迎两宫太后金安。”在殿外候着的恭亲王和醇亲王,赶忙低下头跪着迎接。我与慈禧二人越过他俩,进了正殿,留下一句“起来吧。”
东暖阁内,载淳的龙椅空空如也。我与慈禧走进了纱帐的后面,我坐在南侧,她坐在北侧。
“宣。”我道。
“宣恭亲王觐见,宣醇亲王觐见。”
“奴才给两宫太后请安,娘娘吉祥。”奕?和奕譞道。
“起来吧。深夜匆匆觐见,可有何重要之事?”我问。
“启奏太后,大英铁路公司的设计师于明日便要启程回英国了,奴才所提议的,不知。。。”奕?问。
“哀家与东太后经过一番商议,已经决定在京中开办学堂,在南方兴建西洋人的工厂,并且大力发展海军。只不过林林总总,都是海样的银子流水的价,近年来战事吃紧,军饷和赔款已使国库入不敷出,这个中周旋,还是需要时间的。”慈禧道。
“回太后娘娘,六哥所说的,并非是这些,而是之前向您提及的,正阳门火车站一事。”
慈禧看了看奕譞和奕?,“此事东太后心意已决,你们无需再多做进言。”
“娘娘,修建铁路大有益处,比如运煤,千百年来都是用骡子,从山西运到北京,少则半月,多则月余。若是修通了铁路,不出一天的功夫,便能送到。再比如乾隆爷时期下江南,一来二去,没有半月的水路是到不了的,沿途还要肃清两岸百姓,清理河道或是开凿新的运河。而开通了铁路以后,从京城去往大江南北,便方便多了。”奕?道。
慈禧偷偷看了看我的表情,她不知我是否会发怒,便诱导奕?,将这注意推到别人身上,若我真的追究起来,也不必责罚奕?。
“恭亲王所说,确实对我大清大有裨益。若来日开了战争,从京城向前线运送兵力,也会快的多。不知这么好的注意,一开始是谁想到的?”慈禧问。
“实不相瞒,是曾国藩门下的得意之子李鸿章献的计策。”醇亲王道。
“李鸿章?哀家记得已经命他协助彭玉麟创建长江水师去了。没想到此人不仅领兵作战的天赋颇深,对于国家工业的振兴,也是颇有见解的。若是皇城内真的能修建铁路,那对我们大清,如虎添翼啊。”慈禧说着,又不忘看了看我的反应,“姐姐,现下就等你的首肯了。”
“够了!”我拍了一下宝座间的小方桌,“外人胡闹,你们也如此。一个,两个,三个。正阳门是什么地方?是我大清龙脉的所在。在正阳门修建铁路,哀家看那不是铁路,是条铁龙。洋人把这铁龙盖在我大清龙脉的上面,岂非要断了我大清的国运。若真如此,待到百年之后,哀家有何颜面面对大清的列祖列宗?有何颜面面对先帝?”
“太后,正阳门在大清门以南。大清门才算是皇城的起始点,又何谈压住龙脉一说?况且把火车站修在正阳门上,若再如当年一般,洋人攻城,援军坐着火车便能顺利抵达紫禁城救驾,圆明园之耻,便不会再度上演。”奕?说。
“哀家同意兴修学堂,引进工厂工业,已是对先祖的不敬。如今若你们非要让那铁路修到城门口,那便让那铁路一同踏着哀家的尸体修过去吧!”我说着,站起身来,“此事到此为止,跪安吧!”说着,我便从黄纱帐后走了出来。
“姐姐,姐姐。”慈禧叫着我。
“奴才恭送太后娘娘。”恭亲王和醇亲王见状,赶忙跪下行礼。
“两位王爷,东太后的话重了些。不过先帝临危受命,她身上肩负的胆子太重了,铁路之事一时间难以接受,还请你们二人体谅。”慈禧道。
“可是太后娘娘,这洋人明早便要乘轮船回英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