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深悔自己鲁莽,急的搓手抓腮。
崔万山莫口子道歉,一手捉住周姑的小手,发觉已经冻得冰凉。听她咳的甚急,忙又一手轻抚其背。见她脸色惨白,无有血色。于是不再多言,脱下自己外套将周姑包裹,抱起她急奔下山。
一座低矮小山,山腰处有几间茅舍,便叫做云间小筑。春暖花开,薜荔为墙,藤萝缠绕,他们在小院内种下几株花草。
二人经常坐在院里石桌旁,看日出日落,望云卷云舒。尽量忘记一切恼人俗事,过起神仙般的日子。
柴门外一株高大杏树,却见繁花满枝。周姑坐在院中井栏旁痴痴看着杏花问道:“哥哥,可知杏花何时候最美?”
崔万山转头看她笑说道:“‘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自然是人微醺,花半开。”
周姑一双美目看着门外杏花,一刻也不曾移开视线。
此时,一阵风吹过,花瓣如雪般洋洋洒洒,飘过院墙,飘落到二人头上肩上。
周姑怅然道:“我更喜这百花凋谢时的美。”
崔万山呵呵玩笑道:”人在花下,不觉转眼白头。“抬要拂去周姑身上头上花瓣。
周姑伸手握了他手,道:”和哥哥白头到老不好吗?“
崔万山笑道:”甚好,甚好。这也是俺最大心愿。“
她白皙的手中托起几片花瓣,慢慢覆手倾落于地。启朱唇唱到: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周姑唱完,两腮潮红,咳嗽声连连。
崔万山轻拍其背,心中升起一缕不祥,也不觉黯然神伤。
二人所居山上经常传来不知名鸟雀凄婉叫声,每每听到更触动周姑心事。她悠悠说道,只有这鸟儿知她、懂她。叫声里她便咳嗽的愈加厉害。崔万山忧心重重。
他说道:“改天俺把它捉来送给妹子。”
几天后,崔万山果然捉回一只似野鸡又比野鸡小些的鸟。
周姑端详一番道:“这是鹧鸪么?我在画册上见过。鹧鸪,形似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纹。此鸟虽不艳丽,却极为重情。父亲说,曾有人送给知县老爷两只,养在笼中。一只被县老爷煲汤后,另一只啼叫一夜,最后声音沙哑,口角流血,哀鸣而死。”
崔万山笑说:“俺听这似鸡似鸟的小东西叫声也太过悲凉,坏了妹子心情。听妹子所言煲汤大补,这便煲汤给恁喝。”
周姑忙说道,“不可。你可知道它叫声何意么?”
崔万山微笑摇头:“俺知道‘深山闻鹧鸪”,和妹子在此便是神仙般的日子,管它叫声何意。“
她幽幽道:“行不得也哥哥。”
崔万山笑问:“什么?”
周姑脸色微红,笑而不答
崔万山道:“一词牌名叫《鹧鸪天》,就是从它的叫声衍化来的么?”
周姑说:“正是。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概词牌名源于此。所以哥哥不要杀它,快快放了还它自由。小妹与之为邻,很是喜欢。”
后来周姑常到山上鹧鸪出没处撒些秕谷,深坐院中听鹧鸪哀怨凄婉的叫声。
一天,崔万山归来时背回一张古琴。周姑见到爱不释手。
她擦拭古琴时发现琴额处篆书两字,“啼血”。龙池、凤沼有纹理赤红,周姑以为血渍,却怎么也擦不掉。雁足处又有闲章 “碧痕” 两字。
崔万山坐于石凳上,对她道:“恁再谈那首曲子给俺听吧。”
周姑晓得他意,说道:“须要沐浴更衣、焚香后方可抚琴,这是对古琴的尊重。人尊重琴,琴才会尊重人。人琴和谐,琴才肯发出好音。”
待她沐浴更衣后重新坐下,崔万山看着不由的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