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杜甫全集(一) > 第二节 重过何氏五首

第二节 重过何氏五首

“鹤曰”前云“千章夏木清”,初游在夏,此云“春风啜茗时”,重游在春矣。前属天宝十二载,则此当是天宝十三载。诗又云“何日沾微禄”,乃是未授官时也,若十四载,则已授河西尉,又改率府胄曹矣。

问讯东桥竹①,将军有报书②。倒衣还命驾③,高枕乃吾庐④。花妥驾捎蝶⑤,溪喧獭趁鱼⑥。重来休沐地⑦,真作野人居⑧。(此章为重过而作,又是总起。上四,重过之由,下四,重过之景。“洪仲注”去夏之笋,隔年成竹,故云问竹。倒衣命驾,望公朝至。高枕吾庐,要公夜宿。《杜臆》将二句作报书中语,是也。旧云公视何园为吾庐,几于冒认己有矣。花妥溪喧,林中见闻,二句倒装,本言莺捎蝶而花堕,獭趁鱼而溪喧耳。黄生曰:野人居,承休沐地,皆就将军言。与长孙正隐诗“歌钟虽戚里,林薮是山家”同意。旧以野人居属公自言者,非。按:后章有“耽野趣”之句,知黄说不易矣。曰还、曰重,俱点重游。

①《古诗为焦仲卿妻》:“幸可广问讯”。“顾注”东桥,即第五桥。问讯云竹,此暗翻“看竹何须问主人”事。

②陈琳乐府:“报书往边地。”

③《诗》:“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司马相如《美人赋》:“命驾而东。”《晋书》:吕安与嵇康友,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④《国策》:“未得高枕而卧也。”陶潜诗:“吾亦爱吾庐。”

⑤黄希曰:《曲礼正义》云:妥,下也。苏氏云:关中人谓落为妥。三山老人曰:花妥,即花堕也。捎,取也,掠也。

⑥《月令》:“獭祭鱼。”

⑦《汉书?张安世传》:休沐未尝出。汉制:内臣,五日一出休沐。注:“言休息沐浴也。”

⑧庾信《小园赋》:“名为野人之家。

卢元昌曰:天宝间,五家竞开第舍,一堂之费,动逾千万,至且撤韦氏宅为虢国居,又于亲仁坊起禄山第,莫不穷极壮丽。公子将军,特表曰野人居,取其俭朴以风世也。

其二山雨樽仍在①,沙沉榻未移。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云薄翠微寺②,天清皇子陂③。向来幽兴极,步屧向东篱④。(次章,备写重来景事。樽榻依然,言主人能置酒而留宾。犬迎客,去年习见也,鸦护儿,今春乳子也,四句皆重游意。寺前云薄,陂上天清,方喜雨后初晴,故幽兴勃然,遂向东篱而览胜。末句起下平台之游。雨中对酒,故言樽在。尘封榻上,故云沙沉。落巢,谓新雏生落巢中。或云鸦儿落地,或云新巢落成,俱非。此章幽兴,与前游首章相应。)①王融诗:“潺湲石溜泻,绵蛮山雨闻。”

②尹式诗:“云薄鳞逾细。”“朱注”《唐书》:长安县南五十里太和谷有太和宫,武德八年置,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复置,曰翠微宫,笼山为苑,元和中以为寺。《长安志》:翠微宫,在万年县外终南山之上。公诗已云翠微寺,恐非元和间所改也。

③晋曹毗诗:“天清月晖澄。”《水经注》:潏水,上承皇子陂于樊川,其地即杜之樊乡也。《十道志》:秦葬皇子,起冢陂北原上,故名皇子肢,隋改承安,唐复旧。《杜臆》:《名胜志》:杜曲在西安府之东,子美旧居。韦曲在城南,韦曲之东,有郑庄,即郑虔所居,西有塔坡,何将军之山林也。皇子陂,在韦曲之西。以皇对翠,乃借对法,岑参《早朝》诗“紫陌”“皇州”作对,亦此法也。

④《宋书》:袁粲为丹阳尹,尝步屧白杨郊野间。《说文》:“屧,履中荐也。”陶潜诗:“采菊东篱下。”

此章后四句,顾宸谓翠寺、皇陂,公幽兴所注,故过东篱而往游于此。其说非也。若果游其地,不应轻点陂寺,况翠寺在南,皇陂在西,又不当向东篱而迂道。周篆谓翠寺、皇陂,前游之幽兴已极,故过东篱而别寻佳胜。此说亦非。若果属前游,何不于前十章叙入?且昆池、柳渚,俱经旁记,何独遗此胜地耶?原来翠寺、皇陂,只言遥望之景,诗意主在云薄天清,晴光可爱,以逗起末句耳。按顾注:此章云“向来幽兴极”,是追忆从前,下章云“自今幽兴熟”,是预期后日,两章系相照应。《杜臆》疑“幽”“兴”叠见,欲改作“游兴极”,反失作者之旨。

其三落日平台上①,春风啜茗时②。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③。翡翠鸣衣桁④,蜻蜓立钓丝⑤。自今幽兴熟⑥,来往亦无期⑦。(三章,叙平台之游。平台记地,春风记时。点笔题诗,平台之趣写得萧散。翡翠晴蜒,春时之景写得工细。六句皆今日幽兴。来往无期,欲常览此胜也。曰极,曰熟,又点重游。)①张率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