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见名垂无用。相遇衔杯,欲其及时行乐也。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二段各六句,划然四段,宾主配讲到底,格律整齐。)①《陶潜传》:“为彭泽宰,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辞》。”
②《史记》:子胥曰:“譬犹石田,无所用之。”《韩非子》:“不食于茅屋之下。”《淮南子》:“穷谷之污,生以苍苔。”
③《汉书?萧望之传》:“宣帝不甚从儒木。”《庄子》:帝力于我何有哉。”
④孔、跖对举,见《庄子》。俞文豹曰:孔子,万世之师,敢名呼而侪之盗跖,有伤名教。李白、韩愈诗,皆直书圣讳,均失言也。《左传》:哀公诔孔子,称曰尼父。庾信《伤心赋》:“一朝风烛,万古尘埃。”
⑤闻此指上尘埃句。陆机诗:“惨怆恒鲜欢。”
⑥《晋书》:张翰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刘伶传》:“衔杯漱醪。”此诗次联失粘。
王嗣奭日,此篇总属不平之鸣,无可奈何之词,非真谓垂名无用,非真谓儒术可废,亦非真欲孔、跖齐观,又非真欲同寻醉乡也。公咏怀诗云“沉醉聊自遣,放歌破愁绝。”即可移作此诗之解。
卢世浓曰:《醉时歌》纯是天纵,不知其然而然,允矣高歌有鬼神也。按圣人至诚无息,与天合德,其浩然之正气,必不随死俱泯,岂可云圣狂同尽乎?诗云“孔跖俱尘埃”,此袭蒙庄之放言,以泄醉后之牢骚耳,其词未可以为训也。欧阳公作《颜跖》诗,说生前死后,胸怀品格,悬隔霄壤,方是有功名教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