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杜甫全集(一) > 第四节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第四节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此是至德二载,初赴行在时作。肃宗在凤翔,两京未恢复,故有顿兵岐梁、二京未收之句,公尚未拜拾遗,故云:“我无匡复资。”《唐书》:汉中郡,属山南道,本梁州汉川郡。天宝元年改汉中郡,兴元元年升为兴元府。

威弧不能弦①,自尔无宁岁②。川谷血横流③,豺狼沸相噬④。(首叹天宝致乱之由。明皇不能早除禄山,以致祸乱连年,故云:“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①《易》:“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扬雄《河东赋》:“彏天狼之威弧。”“钱笺”《天官书》:西宫七宿觜星,东有大星曰狼,狼下四星曰弧,弧属矢,拟射于狼,弧不直狼,则盗贼起,所谓不能弦也,下故有“豺狼沸相噬”之句。

②《国语》:“自子之行,晋无宁岁。”

③《法言》:“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孟子》:“洪水横流。”

④后汉张纲曰:“豺狼当道。”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调敝①。顿兵歧梁下②,却跨沙漠裔③。二京陷未收④。四极我得制⑤。萧索汉水清⑥,缅通淮湖税⑦。(此言肃宗兴复之势。灵武在凤翔之北,故曰北来。岐、梁二山,在凤翔境内,王师在焉。沙漠裔,回绝方许助兵也。四极制,四方犹奉唐朔也。汉水连接淮湖,当时贡赋,得以不绝矣。二句切汉中)①陈琳书:“长驱山河,朝至暮捷。”《汉书?酷吏传》“吏民益凋敝。”

②诸葛武侯《遣陈震往吴论》:“顿兵相持。”杜笃《论都赋》:“衍陈于岐梁。”

③李陵诗:“经万里兮度沙漠。”中国之有外夷,犹衣之有裔也。

④《晋书?儒林传》:二京继踵以沦胥。

⑤《尔雅》:“东至于泰远,西至于邠国,南至于濮鈆,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汉?礼乐志》:“四极爰辏。”师古曰:“四方极远之处也。”

③阮籍诗:“萧索人所悲。”《汉书注》:“索,尽也。”汉水在汉中。

⑦缅,远也。《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胡。”《通鉴》:至德元载十月,第五琦请以江淮租庸,市轻货,泝江汉而上,至洋州,令汉中王璃陆运至扶风以助军,上从之。

使者纷星散①,王纲尚旒缀②。南伯从事贤③,君行立谈际④。坐知七曜历⑤,手画三军势⑥。冰雪净聪明⑦,雷霆走精锐⑧。(此言侍御才堪经世。使者星散、经营边事也。王纲旒缀,人心系属也。南伯,指汉中王瑀。从事,指府中幕僚。立谈,起下四句。聪明,承七曜。精锐,承三军。此称其智勇过人。《杜臆》:冰雪雷霆一联,篇中警语,言明而且断,方能济世也。)①古诗:“星使日夜驰。”《春秋运斗枢》:“璇玑星散。”

②曹冏《六代论》:“王纲弛而复张。”《诗》:“为下国缀旒。”注:“缀,结也。旒,旗之垂者,言天子为诸侯所系属,如旗之旒,为硫所缀也。”《公羊传》:“君若缀旒然。”刘垠《劝进书》:“国家之危,有若缀旒。”

③《通鉴》:至德元载七月,玄宗以陇西公瑀为汉中王、梁少都督、山南西道采访防御使。

④《史记》:虞卿立谈而取卿相。

⑤《唐?艺文志》:吴伯善《陈七曜历》五卷。《何承天集》有《既往七曜历》,每记其得失。《通志》:日、月、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也。《北史》:刘焯博学洽闻,如《九章算术》、《周髀七曜书》,莫不覆其本根,穷其秘要。

⑥《李德林集》:“口授兵书,手画行阵。”《汉书》:张干秋击乌桓还,霍光问战斗方略、山川形势,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

⑦江总诗,“净心抱冰雪。”

⑧《左传》:“畏之如雷霆。”晋刘弘表:“奋扬雷霆,折冲万里。”《通鉴》。刘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

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至尊方吁食①,仗尔布嘉惠②。补阙暮征入③,柱史晨征憩④。正当艰难时⑤,实藉长久计。(此言朝廷倚侍御以为重。谏官作判,此乃破例用人,正以边防警急,故暮入晨征耳。有久长计,则可以布嘉惠矣。)①《左传》:伍奢曰:“楚君大夫其吁食乎。”注:“吁,晏也。”

②贾谊赋,“恭承嘉惠兮。”

③“张綖注”补阙,谏官也。萧望之愿在朝补阙。

④鹤曰:御史在殿柱之间,亦谓之柱下中,秦改为侍御史。张苍自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即其任也。《通典》:侍御史于周为柱下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