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杜甫全集(一) > 第二十三节 北征

第二十三节 北征

公遭禄山之乱,自行在往鄜州,鄜州在凤翔东北,故以《北征》命题。“鹤注”此诗述在路及到家之事,当在羌村后,至德二载九月作,故云:“菊垂今秋花。”班彪作《北征赋》:“用以为题。”

皇帝二载秋①,闰八月初吉②。杜子将北征③,苍茫问家室④。(首段从北征问家叙起。)①《春秋繁露》:德侔天地者,称皇帝。蔡邕《独断》:“秦承周末,自以为德兼三王,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因之而不改。

②《诗》:“二月初吉。”初吉,朔日也。

③《楚辞》:“驾玄螭兮北征。”

④阴铿诗:“苍茫岁欲晚。”苍茫,急遽之意。《诗》:“宜其家室。”

维时遭艰虞①,朝野少暇日②。顾惭恩私被③,诏许归蓬荜④。拜辞诣阙下⑤,怵惕久未出⑥。虽乏谏诤姿⑦,恐君有遗失⑧。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⑨。东胡反未已⑩,臣甫愤所切(11)。挥涕恋行在(12),道途犹恍惚(13)。乾坤含疮痍(14),忧虞何时毕。(次述辞朝恋主之情,上八,欲去不忍,忧在君德。下八,既行犹思,忧在世事。)①王洙曰:时房琯得罪,甫上言:琯罪细不宜免。帝怒,诏三司推问。甫谢,因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有大臣体。帝不省录,诏放甫归鄜州。庾信《哀江南赋》:“逮永嘉之艰虞。”

②张协诗:“朝野多欢娱。”王粲《登楼赋》:“聊暇日以销忧。”梦弼曰:少暇日,谓军兴之际,公私不遑安处。

③顾惭,自顾惭愧也。裴松之《三国志注表》:“顾惭二物。”曹植诗:“不得顾恩私。”

④傅咸诗:“发身蓬荜庐。”

⑤《晋史论》:陈王就国,则拜辞陨涕。班彪诗:“上书诣阙下。”

⑥曹植诗:“皇恩过隆,只承怵惕。”

⑦《孔丛子》:“犯颜谏诤,公正无私。”

⑧公为拾遗,故恐君有遗失。《前汉?张安世传》:“无所遗失。”

⑨《文心雕龙》:“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傅亮表:“密勿军国,心力俱尽。”密,秘也。勿,黾勉也。⑩东胡,指安庆绪。

(11)钟惺曰:臣甫,用章奏字面,如对君语。《家语》:敬姜曰:“无挥涕。”

(12)行在,见《窜凤翔》诗。

(13)《法言》:“人心恍惚。”

(14)《汉书》:“疮痍者未起。”《说文》:“痍,伤也,金疮也。”(15)《易》:“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靡靡逾阡陌①,人烟眇萧瑟②。所遇多被伤③,呻吟更流血④。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⑤。前登寒山重⑥,屡得饮马窟⑦。邠郊入地底⑧,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⑩,苍崖吼时裂。菊垂今秋花,石带古车辙(11)。青云动高兴(12),幽事亦可悦(13)。山果多琐细(14),罗生杂橡栗(15)。或红如丹砂(16),或黑如点漆(17)。雨露之所儒(18),甘苦齐结实(19)。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坡陀望鄜畤(20),岩谷互出没(21)。我行已水滨(22),我仆犹木末(23)。鸱鸟鸣黄桑(24),野鼠拱乱穴(25)。夜深经战场(26),寒月照白骨(27)。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28)。遂令半秦民(29),残害为异物(30)。(此历叙征途所见之景。既逾越阡陌,复回顾凤翔,自此而过邠郊、望鄜畤家乡渐近矣。大约菊垂以下,皆邠土风物,此属佳景。坡陀以下,乃鄜州风物,此属惨景。“周甸注”途中所历,有可伤者,有可畏者,有可喜者,有可痛者。“申涵光”丹砂数句,混然元化。我行二句,俨若画图。)①《诗》:“行迈靡靡。”王粲诗:“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四望无烟火,但见陌与阡。”《汉书注》:“南北曰阡,东西曰陌。”

②曹植诗:“千里无人烟。”眇,少也。陶潜诗:“萧瑟室宇中。”

③被伤,战士之带伤者。

④《列子》:“周之尹氏,有老役夫,昼则呻吟即事。”呻吟,声引气也。《国策》:“流血成川。”元年十月,房琯有陈陶、青坂之败。二年,郭子仪复有清渠之败。故云:“呻吟更流血。”

⑤《家语》:“旌旗缤纷。”沈约诗:“云华乍明灭。”

⑥阴铿诗:“寒山但见松。”重,重叠也。

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

⑧《唐书》:邠州新平郡,属关内道。杜笃《论都赋》:“瘗后土,礼邠郊。”胡夏客曰:入地底,暗用陶复陶穴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