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权道依旧次编在乾元二年秦州诗中。“卢注”考白年谱,乾元元年,流夜郎。二年,半道承恩放还。白《寄王明府》诗云:“去年左迁夜郎道,今年敕放巫山阳。”其自巫山下汉阳,过江夏而复游浔阳等处,盖在二年。公客秦州,正其时也。观诗中关塞江南等字,可见。曾巩《李白集序》:白卧庐山,永王璘迫致之。璘败,白坐系浔阳狱,得释。乾元元年,终以污璘事长流夜郎。
死别已吞声①,生别常恻恻②。江南瘴疠地③,逐客无消息④。(首叙致梦之由。瘴地而无消息,恐死生难定,故心常恻恻。)①《焦仲卿妻》诗:“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后汉?宦者传》:“群公卿士,杜口吞声。”
②苏武诗:“泪为生别滋。”欧阳建诗:“恻恻心中酸。”
③“赵注”浔阳,今之江州也,属江南东路。孙万寿诗:“江南瘴疠地,从来多逐臣。”《魏都赋》:“封疆瘴疠。”《广州记》:夏谓青草瘴,秋谓黄茅疠。
④李斯书:“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虞羹诗:“君去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①,明我长相忆②。君今在罗网③,何以有羽翼④。(君今二句,旧在关寒黑之下,今从黄生本移在此处,于两段语气方顺。)恐非平生魂⑤,路远不可测⑥。(此述梦中相接之情,白系浔阳,故云罗网。恐非平生,疑其死于狱也。郝敬曰:读此段,干载之下,恍若梦中,真传神之笔。)①魏文帝诗:“眼中无故人。”杨素诗:“入梦访幽人。”
②古乐府:“下有长相忆。”
③《说苑》:孔子曰:“君子慎所从,不得其人,则有罗网之患。”
④蔡琰《笳曲》:“焉得羽翼兮将汝归。”
⑤任昉诗:“还叙平生意。”
⑥古诗:“路远莫致之。”沈约诗:“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魂来枫林青①,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②,犹疑照颜色③。水深波浪阔④,无使蛟龙得⑤。(未记觉后相思之意。枫林,白所在。关塞,公所居。水深浪阔,又恐死于溺也。杨慎曰:梦中见之而觉其犹在,即所谓“梦中魂魄犹言是,觉后精神尚未回”也。此章次序,当依黄氏更定,分明一头两脚体,与下篇同格。)①《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②伏知道诗:“落月与云齐。”宋玉《神女赋》:“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③魏甄后诗:“想见君颜色。”
④傅玄诗:“山高水深路无由。”虞茂诗:“三山波浪高。”
⑤《淮南子》:“蛟龙水居。”吴均《续齐谐记》:汉建武中,长沙人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曰:“吾尝见祭甚盛,然为蛟龙所居。”此拈“逐客无消息”,故有路远之忧,水深之虑。次章拈“情亲见君意”故写局促之情,憔悴之态。皆章法照应也。
按太白本传: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杜公向赠诗云“飞扬跋扈为谁雄”,盖恐其负才任气,至于债事也。后来永王璘起兵,迫致不能自脱,观其作《东巡歌》云“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又云“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又云“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尚以勤王望永王,意中实未尝忘朝廷也。及璘败而白遂系狱,殆所遭时势之不幸耳。少陵倦倦系念,亦曲谅其苦心,而深为之悲痛耳。
胡应麟曰:“明日照高楼,想见余光辉”,李陵逸诗也。子建“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全用此语,而不用其意,遂为建安绝唱。少陵“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正用其意而少变其句,亦为唐句峥嵘。今学者第知曹杜二句之妙,而不知其出于汉也。
其二浮云终日行①,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②,情亲见君意③。(首从频梦叙起。情意皆属李,情就梦时言,意就平日言。)①太白诗:“浮云游子意。”此章起首即用其语。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②傅玄诗:“梦君结同心。”
③鲍照诗:“惆怅情意亲。”《世说》:潘岳答乐广曰:“要须得君意。”
告归常局促①,苦道来不易②。江湖多风波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自首④,若负平生志⑤。(此代述梦中心事,曲尽仓皇悲愤情状。告归四句,梦闻其言。出门二句,梦见其形。上章以平生魂起下,此章以平生志起下。)①《前汉?直不疑传》:同舍有告归。仲长统诗:“何为局促。”
②晋僧张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