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杜甫全集(一) > 第十八节 遣兴五首

第十八节 遣兴五首

此诗,梁权道编在乾元二年秦州诗内,今姑仍之。

朔风飘胡雁①,惨澹带砂砾。长林何萧萧②,秋草萎更碧③。北里富薰天,高楼夜吹笛④。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绤⑤。(此章叹富家宴乐之盛。上四深秋之景,下四炎凉之况。南邻客,公自谓。)①鲍照诗:“北风驱雁带雨霜。”又:“胡雁已矫翼。”又:“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首二句本此。

②江道诗:“长林悲素秋。”《楚辞》:“风飒飒兮木萧萧。”

③古诗:“秋草萎已绿。”左思诗:“南邻击钟磐,北里吹笙竽。”陆机诗:“高楼一何峻。”

④向秀《思旧赋》:“邻人有吹笛者。

⑤《诗》:“九月授衣。”《隋书》:袁充少时,冬初尚衣葛,客戏之曰:“絺兮绤兮,凄其以风。”充曰:“惟絺惟绤,服之无斁。”公诗“花时甘缊袍”,此云“九月犹絺绤”,见贫人衣服失寒暑之宜。

其二长陵锐头儿①,出猎待明发②。骍弓金爪镝③,白马蹴微雪。未知所驰逐④,但见暮光灭⑤。归来悬两狼⑥,门户有旌节⑦。(此章叹少年射猎之事。上四早猎之景,下四夜归之兴。前曰“长陵锐头儿”,后曰“门户有旌节”,盖指勋戚豪势之家,乃追忆长安事也。)①汉高祖葬长陵,在长安四十里。《春秋后语》:平原君曰:“渑池之会,臣观武安君小头而锐,瞳子黑白分明,瞻视不常,难与争锋,惟廉颇足以当之。”

②《苏武传》:“单于出猎。”《诗》:“明发不寐。”明发,晓光初发也。

③又:“骍骍角弓。”注:“骍骍,调利也。”金爪镐,言箭镞之镐如金爪然。

④《史记》:博戏驰逐。

⑤梁简文帝诗:“丝条转暮光。”

⑥《诗》:“并驱从两狼兮。”

⑦《周礼?秋官》:小行人,道路用族节。《唐书?百官志》:节度使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车服志》:大将出,赐旌以专赏,节以专杀。旌以绛帛五丈,粉画虎,有铜龙一,首缠绯幡,紫缣为袋,油囊为表。节垂画木盘三,相去数寸,隅垂尺麻,余与旌同。

其三漆有用而割①,膏以明自煎②。兰摧白露下③,桂折秋风前。府中罗日尹④,沙道尚依然⑤。赫赫萧京兆⑥,今为时所怜⑦。(此章慨趋炎附势之徒。借物托兴,言盛衰倏忽,凡事皆然,如萧京兆可鉴矣。“卢注”府中指丞相府,萧灵党于林甫,为其所网罗,故曰罗旧尹。)①《庄子》: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②《汉书》:龚胜卒,有一老父相吊,哭甚哀。既而曰:“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消,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

③《世说》:“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④古诗《陌上桑》:“冉冉府中趋。”

⑤《唐国史补》:凡宰相礼绝班行,府县载沙填路,自私第至于城东街,号曰沙路。

⑥《诗》:“赫赫师尹。”

⑦《汉书》:成帝时童谣:“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钱谦益曰:旧注皆以萧京兆为萧至忠。按至忠未尝官京兆,若以萧望之喻至忠,则望之为左冯刘,非京兆也。天宝八载,京兆尹萧灵坐赃,左迁汝阴太守。史称京兆尹萧灵、御史中丞宋灵,皆林甫所亲善。国忠皆诬奏遣逐,林甫不能救,则所谓萧京兆者,盖灵也。《通鉴》:萧灵为河南尹,尝坐事西台,遣吉温往按之。温后为万年县丞,未几,灵拜京兆尹。高力士权移将相,炅亲附之,温尤与之善,遂相结为胶漆。其事详《旧书?吉温传》中。唐京兆尹多宰相私人,相与附丽,若灵与鲜于仲通,皆是。

“朱注”梦弼引于竟《大唐传》,天宝三年,因萧京兆灵奏,于要路筑甬道,载沙实之,属于朝堂。此诗萧京兆,承上沙道言之,其为灵发无疑。

其四猛虎凭其威①,往往遭急缚②,雷吼徒咆哮③,枝撑已在脚④。忽看皮寝处⑤,无复晴闪烁。人有甚于斯,足以劝元恶⑥。(此章戒当时凭威肆虐者。上六,借虎作比,所谓强梁者不得其死也。未点正意。“钱笺”此诗盖指吉温之流。温尝云:“若遇知己,南山白额虎不足缚也。”故借以为喻。)①《史记》:不避猛虎之害。

②《后汉?吕布传》:曹操缚吕布,布曰,“缚太急。”操曰:“缚虎不得不急。”

③瘦信诗:“六国始咆哮。”咆哮,虎声,其吼如雷。

④枝撑,木柱,缚虎于此也。《鲁灵光殿赋》:“枝撑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