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试探
“轰!”徐蔚当头如遇雷殛,脸上血色尽褪。
寿王向前走了几步,像是突然想到一般,转身对徐承芳温言道:“先生,可否让本王与令媛单独说几句话?就在这院子里,您可以回您屋里。若是不放心,就将门敞着,我们在那棵树下说话,您可以看的到。”
徐承芳嘴角抽了抽,寿王这话实在是让他浮想联翩。什么时候,阿蔚跟寿王关系这么亲近了?寿王还特地来小阳山寻她,还要单独跟她说话。莫不是……在宫里的时候,这两个小儿女就生了什么别样心思了?徐承芳心里颇不是个滋味儿。
不过寿王人品出众,为人又谦和有礼,与他交谈过数次,并不是个孟浪的人。
他还自说自话,让自己做他的先生。
徐承芳是很欣赏寿王,但他也明白,自己虽有些才名,但未经科考,国公世子的地位又总是不稳,寿王要拜先生,朝中有的是大儒耆老,无论从学问还是声望,都排不到他徐承芳。
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寿王对他这么看重,这么礼遇。
原来是拖了女儿的……福……
心中纠结百转了一回,徐承芳却还是不动声色地行了一礼,默然向后退了十几步。
没有进屋子,就站在院子一角,将那两人的举动尽收眼底。
屋子里,赵氏气地低声骂他:“这个迂腐子,怎么直眉楞眼杵着不动?难道还怕殿下会做不尊重的事情?那可是顾氏养大的皇子啊!”
这世上,还有谁能比长宁顾家更会培养人?
不说几代帝师,数位鸿儒,就那位仙人一般的贵妃顾氏,身边哪怕是洒扫的粗使宫女,看着都有一身仙气儿。
啊,看着这寿王殿下,真是越看越满意,越瞧越心喜。传闻中这位皇次子生来身体孱弱,所以皇帝皇后都格外偏疼他一些,打小就将他寄名大相国寺,连封王都赐了个“寿”字,便是指望着他能平平安安,福寿绵长。
都说寿王是副短命相,人长的再美也没用,谁家女儿乐意嫁过去不几年就做寡妇?否则以寿王这出身,这容貌,早就有无数人争着抢着要将女儿送入寿王府了吧。
当然,不怕他短命,争着要寿王做女婿的人家也有,但这样的人家,皇家又看不上。
赵氏捂着心口,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寿王要对阿蔚说什么?是小儿女要私定终身?
不像啊,哪有当着人家姑娘亲爹面儿就定终身的?戏文里都不会这么演。
啊,寿王殿下这一挥袖子的姿势好漂亮,就跟御花园养着的那只白鹤一样。他看起来挺精神,一点不像身子多孱弱的样子嘛……可见传言误人。也是这么漂亮的一个小人儿,上天怎么忍心收了他的命哟。
此刻仙人模样的寿王正在打量着徐蔚。
虽说两人早就不是第一回碰面,可是寿王觉得,每次见到徐蔚都好像有些新的变化。
身量似乎又抽长了些,眉眼舒展,目光清亮,看起来心胸很宽,与他见过的那些所谓宫中的美人儿风韵十分不同。特别是嘴角挂起一抹笑意的样子,竟出奇的有些像皎皎。
寿王眉梢微动,原本还带着一抹凌厉之色的目光也不觉软和下来。
“见到本王,阿蔚是不是觉得非常意外?”
徐蔚笑了起来:“是挺意外的。殿下不是在京中陪着太后和贵妃娘娘吗?而且平素殿下极少出京,就算出来游玩,也从未来过小阳山呢。”
寿王背着手,四下看了看这院子,点了点头道:“的确是。你这院儿修的倒不错,看着雅致又清静。本王来了这是第三日,四下里也走了走,风景着实不错。怪不得你会拉着皎皎到这儿来舒松。”
这是内院,并没有像外院那样砌起又高又厚的院墙,而是让人拿竹子做骨架,内中填上泥土草坯。泥中撒了草籽花种,经过几年的修剪看护,这墙上长满了郁郁的花草枝蔓,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花草墙。墙上红的,粉的,黄的,紫的各色小花开的正艳,香气引的彩蝶在草丛花朵间翻飞,有淡淡花草香气盈绕,令人神清而气爽。
徐蔚看着他,心里一时百感交集。
他们打小就认识,只不过寿王小时候体弱多病,贵妃看的紧,很少让他出关雎宫。就是在太后皇后那时见着了,寿王又总是拿着端着,一副小大人模样,除了与昭明郡主还多说两句,跟她几乎没什么交谈。谁知道后来自己就会嫁入寿王府,守着他的牌位过了一辈子呢?
说起来,这位殿下生来尊贵,得万千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