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府。
柳青手中捏着佛经细细品读,一个婆子模样的下人躬身进来。
“夫人,三小姐被太后娘娘给急召入宫了,宫里来人通知,说三小姐要夜宿皇宫,今晚就不回来了。老爷也陪着金陵王,也不能回府了。”婆子声音细细地念叨。
“他们爷俩不回来,我还觉得这家少了些生气呢!你拿着上好的糕点去看看杜姨娘,她前些日子染了风寒,一直没有好利索。我闭关未出,就忽略了此事。既然三小姐夜宿皇宫,你就把这事儿一并告诉杜姨娘,免得她担心。”柳青也是个见风使舵之人,笑着吩咐。
“是,夫人!”婆子退下。
柳青在灯下看书,心思却不在佛经上。
“娘,您这是怎么了?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欧阳倾城刚好进门,忍不住叨叨一句。
“你怎么来了?外面起风了,巴巴的赶过来,也不怕染了风寒。”柳青放在手中的佛经,轻轻的眨了眨眼。
“娘,你很早就说过,您不要在灯下看书,眼睛会熬坏的。您虔心向佛,佛祖怎会不知?至于抄佛经这种事儿,还是让女儿代劳吧!”欧阳倾城体贴入微,让柳青甚至感动。
“你这孩子哪里都好,却从不对自己的事情上心。你看看初一,虽说年少时期就被送到大漠将养着,和府中的人感情不深,但是这孩子有一副侠义心肠,又有一股子冲劲儿,在则大大小姐之时,她出手帮忙。对你是真真的好。你怎么就不能学学你妹妹,为你将来打算一番。”柳青说到此处,就想起大小姐做的那些丑事来。
欧阳倾城怎能不知母亲义愤难平?同样是嫡出,却又不同。
欧阳芊芊就可以在尚书府飞扬跋扈,不讲道理。可是欧阳倾城就要憋着心中苦闷,不可以说。
如此的对比,真真让人心中难受。
欧阳倾城何尝不想嫁个好夫君?可是事已至此,欧阳倾城又能如何呢?
四皇子倾心初一,欧阳倾城是被太子也嫌弃之人。就算是她主动提及此事,恐怕父亲也不会节外生枝。
“我在和你说话呢!你独自揣摩什么?”柳青心中烦闷,女儿总是这副,不紧不慢的模样,让她不知如何是好。
“娘,初一从小没有亲人在身边,终于回府,又如此偏向于我,我真真是高兴的。她若能幸福,也是我希望看到的。只是大小姐的事情,就这样作罢了!她喜欢做太子妃,就让她做好了。我向来不稀罕这些虚名。”欧阳倾城绞着手中的锦帕,心中一片清明。
“你这样说也对,但凡是入了后宫的官家女子,哪有一个囫囵个的出来?一个个非死即伤,若能顺利上位,也是日日不能安枕。后宫斗争激烈,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尚书府又不是什么封疆大吏,伴君如伴虎,还是远离皇宫为妙!”柳青想起当年一桩往事,不想把自己的女儿推到火坑中去。
“母亲能这样想,就是女儿的福气了。只是这次金陵王前来朝贺,初一也不知能不能解郡主之困?”欧阳倾城不仅为初一担心。
母女二人在烛火之下说话,少了几分忌惮。
初一在后宫夜宿,凤景瑞颇为担心,还特意抽派了几个贴身侍卫保护,才肯放心。
郡主无忧无虑的在下棋,却看到初一在抽斗里面找药材,似乎有什么打算。
“今日你去见了那金陵王,到底如何了?”郡主抬起双眸,好奇地问道。
“郡主不是提起金陵王就想把他碎尸万段吗?为何此时又巴巴儿地提起人家来?我看你就是想远嫁西南,结果把我们这些奴才给忙坏了。”初一嘴上不饶人,郡主羞得满脸通红。
“你这丫头,真是无礼,怎敢这样揣测我的内心?看我不撕烂你的嘴?”郡主和初一混熟了,两人情同姐妹。
一时之间,郡主的闺房之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太后刚好路过,却没有进门。
一个嬷嬷眼睛笑成了月牙:“不是奴婢夸赞初一姑娘,她真是顶好的人。虽然刚刚进宫,却处处周全。果真是尚书大人的女儿。虽说是庶女,比其他嫡出的官家小姐还要落落大方。”
“这孩子心气儿很高,却满腹心事。小小年纪,为了自己将来奔波,也是情有可原。只是当今圣上喜怒不定,恐怕尚书府会受到牵连。你也多个心眼儿,让皇上身边的丫鬟都留心一些,但凡和尚书府有关的事儿,你都要勤打听着。”太后心中欢喜,嘱咐嬷嬷道。
太后向来不问世事,但是这一次却例外,多半是因为清雅郡主和初一来的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