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汽车站出来,按照站长给我的地址,开了有三十分钟的面包车,终于找到了那个收藏爱好者的家。
那是一个寡居的小老头,戴着一副金丝边老花眼镜,打量人的时候,头微微含着,眼睛往上瞟,三圈法令纹立刻爬上额头。
我礼貌的打招呼,说巩叔,您好,我就是站长介绍来这里查资料的小陈,打扰您了!巩叔点点头,没说话,只是侧过身子,将我让了进去。
一进门,他指了指沙发,让我坐下,他自己却没坐,进了厨房。
我这才想起来,这一折腾,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了,可惜我忙晕了,竟然这个时候登门拜访,什么礼物都没带,真的很失礼。
人,一忙起来,真的容易出乱子,怪不得巩叔都不跟我说话。
但是这个时候再出去买似乎也有点不现实,毕竟,下一次巩叔愿不愿意给我开门还是个问题。
我尴尬的坐着,不敢随意乱翻腾,只是抬头四处打量,巩叔家是简单的两室一厅,客厅不算大,装修很普通,最有特点的是电视机旁边那一排的报架和碟片盘,很有特色。
正在我打量着的时候,巩叔从厨房里出来了,手里端着两碗面条,色香味俱全,一碗给我,一碗他自己。
“谢谢巩叔。”
我真没想到巩叔会给我煮面条,肚子早已经饿了,感谢了巩叔,我也不客气,开始吃起来。
吃饱喝足之后,巩叔带着我进了他的书房,一进门,便指着那些书架,朝我做了几个手势。
我不懂手语,但是却一眼看出了巩叔想说什么,他的意思是,你自己查,小心轻放,别弄乱了。
我点头答应,巩叔便关门出去了,将我一个人留在了书房里。
书房里面很干净,进门靠右边是一张大书桌,书桌上最显眼的便是那张一家三口的合照,书桌边上是报架,右后方是一张单人床,中间的位置,排着三排书架。
第一排书架,放着的都是一些历史古籍,中间两排摆着一些合影,还有奖章什么的,我仔细看了一遍,才知道,原来巩叔之前是市中心图书馆管理员,怪不得这么喜欢收藏报纸杂志一类的,这的确是兴趣使然。
第二排书架上,全是各类杂志,分门别类的排好,很有规律,看得出来,巩叔是一个极其有条理的人。
第三排书架上就是我要寻找的东西了,那是一个个有相册大小的记事本,我估计里面应该是剪报的剪贴板,这样更容易保存。
书架的隔板上,用黑色小楷细心的标注着对应的报纸的年代,我估摸了一下,小李司机加入汽车站是在六年前,那么,我要找的信息,应该就在11年前后两三年的时间内。
所以我直接便将11年的记事本拿了下来,背靠着墙壁蹲下来,坐在地上,开始从头往后翻看。
巩叔的这些剪报,来源很广,有各大著名报刊的,也有小报野报的,甚至还有从杂志书本上剪下来的。
也就是说,巩叔搜集的,不仅仅是剪报,而是所有他感兴趣的信息,只要他能接触到,他都给剪下来保存。
11年的记事本全都翻了个遍,什么信息都没找到,我心里面有些发凉,因为11年是关键的一年,这本没有,那么能够查到的希望就渺茫了。
我将11年的放回去,又抽出了10年的,还是没有。
我不由的抬起头,看着那一整个书架的黑色记事本,心里面哀嚎,看来想要一击即中有点难,我得地毯式的扫信息了。
于是,那天下午,我就一直待在巩叔的书房里,从17年往前推,每一本记事本都翻看一遍,直到巩叔敲门进来的时候,我已经倒退着看到01年的记事本了。
但是没有丝毫的线索,天已经黑了,我以为巩叔是要撵我走,却没想到,又是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放在了我的面前。
我真的有些感动,迅速的吃完,跟巩叔说了声抱歉,我可能还要待更长的时间。
巩叔点点头,没说什么,将我留在书房里,他去客厅看报纸去了。
我回到书架前,继续往前看,其实看到01年往前,估计已经没有关于福源孤儿院什么新闻了,毕竟那个时候,还没有福源孤儿院。
但是我心里面憋着一口气,没有福源孤儿院,还有福源中心医院,再不济还有关于残疾儿童的一些报道吧?
我来这一趟,不能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丢掉了这条线索,下一条线索在哪里?
我耐着性子往下看,逐条逐条的,一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