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以后,日军上海驻军司令部派出一名懂汉语的副参谋长,态度诚恳地来到独立师驻守的嘉兴,说有重要军务与欧阳天将军协商时,欧阳天本着看看日本人要搞什么花招的目的,化装后,在嘉兴接待了这个日军副参谋长。当明白了上海驻军的意思后,欧阳天反复思考了一下,心想:
自己的部队正在扩编时期,新兵又要训练,新组建的部队还要磨合,而且飞行员正在成长阶段,如果现在让独立师飞行军升空单独作战,无疑是让这些菜鸟多丢掉几架飞机,此外绝不要想采得什么战果。答应他们倒也是个的好机会,于是说道:
“本人基本同意滕田进司令官的想法,希望你们守信。不过美军那边我是做不了主的,但是我可以建议美军尽量不对上海的治安造成大的影响。”
那副参谋长一听欧阳天同意了,便高兴地说道:
“谢谢,谢谢欧阳将军的配合,我们就这样说定了。”
就这样,独立师前沿部队虽然与上海只相隔几十公里之遥,但两军暂时出现了短暂的休战。利用这一有力时机,欧阳天与师部一班人立即对现有部队进行摸底,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部队壮大。最后一查,发现现有新老兵员已经达到近9万,于是,欧阳天说道:
“新兵继续征集,新兵团士兵迅速补充进作战部队。现有部队可以进行缺额整编了。新老兵配合,磨合部队,训练新兵,熟悉装备。是个好机会”。
到1942年11月底,师立师又一次迎来了最大的喜事,召开国民革命军第41集团军建军大会。在大会上,李江浩参谋长开始是宣布了军事委员会的扩军命令,接着是宣布全军军官名单:
军长欧阳天(上将)军部副官钦志杰(中将)参谋长李江浩(中将)副军长鲍玉庭(中将)军需处长王银富(少将)政训处长张培(少将)副处陈素(上校)情报处长吴东(上校)办公室主任安娅(上校)电讯处长邹亮(中校)一.师长姜静海(少将)参谋长张相虎(上校)01旅长张相虎(上校)02旅长杜胜光(上校)03旅长孙跃凯(上校)04旅长戴彪(上校)炮兵旅戴昌玉(上校)师医院院长杨娟(中校)二.师长侯得胜(少将)参谋长青述梅(上校)05旅长青述梅(上校)06旅长郭佳(上校)07旅长杨吉它(上校)08旅长李闯(上校)炮兵旅张新杰(上校)师医院院长唐立文(中校)三.师长马勇(少将)参谋长李天明(上校)09旅长李天明(上校)10旅长彭福生(上校)11旅长赵琛(上校)12旅长杜洋信(上校)炮兵旅刘旭旺(上校)师医院院长李慧群(中校)重炮师师长刘东轩(少将)参谋长龚永华(上校)防空师赵跃光(少将)参谋长文正良(上校)高炮一团团长赵跃光(少将)高炮二团团长文正良(上校)高射三团团长吴彪(上校)装甲师师长赵应彪(少将)参谋长郭海区(上校)坦克一团团长赵应彪(少将)坦克二团团长郭海区(上校)坦克三团团长青伟良(上校)军部警卫团长章晓(上校)师特战队队长孙超明(上校)副队长洪魁(中校)空军司令部司令鲍玉庭(中将)参谋长高灿军(上校)办公室主任孔令仪(中校)空一团团长高灿军(上校)空二团团长戴欣(中校)空三团团长杨跃飞(中校)军部总医院院长陶杏章(少将)副院长枊眉(上校)军辎重团长杨旭东(上校)工兵团兵熊志超(中校)炮艇大队长江海川(上校)全军包后勤11万人。
全军整编后,各部队处于紧张的部队新兵补充和部队磨合阶段,而且因为全军还缺额2万兵员,各部队则立即组织征兵工作组下到各处分别征兵,现在41军地域宽广,兵源还是足的。
压力最大的是空军这边,飞行员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培训出来的,现在空一团和空二团基本可以升空作战,但是三团的兵员还坐在课堂之中,是边学习,边组团。这就是战争的压力,迫使学员们有一种危机感,压力感,使命感!
在部队整编后,全军统一装配上美式伽兰德步枪,因为政府没有给部队配那么多军装,欧阳天取得军委会同意,第41军采用美军现代军服,挂国军军徽,从此,第41军士兵便基本上是美式装备的部队。
到了1942年底,军部航空师又配合美军对上海沿海的日军军舰进行了一次重要轰炸,虽然按协定没有轰炸上海的日军,但还是把日军军舰逼到了东海外海。这样为41军炮艇大队的活动就留出了活动空间。
再说特战队这一段时间重点在加强日语训练、飞行训练。战士们通过几次任务深知,这两条都很重要。于是全队上下学习劲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