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苓明白时芝的用意,不再拒绝她的一翻用心,大方收下。
将银票收好,时苓来到张氏面前,将镯子统统塞给张氏:“娘,这些给你,如今我的日子比从前好过,该吃吃该喝喝,都不用省,钱若是不够了,从茶楼支出一些。”
茶楼每月都设有备用钱。
专门进食材等等,以备不时之需,除去所需食材,仍会有剩下的,就算时芝和张氏支出一些也没什么。
张氏满脸欣慰地收下镯子:“每月我和时芝都会分到不少钱财,够用了,账本该记的仍旧得记,不该拿的我一分都不会拿。
你这孩子,有如此心思,是我之幸,时大伟那个不长眼的,竟瞧不出你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也算他眼瞎。”
时苓笑了:“子女孝顺长辈理所当然,娘,明天,我便启程上京,我不在的日子,不论是茶楼酒楼,还是店铺都需要你和时芝多费点心思。”
时芝在第一时间接过了时苓的话:“姐,你放心,我们定然不会让你失望!”
茶楼众人有说有笑,吃吃喝喝,时而敬酒。
“新娘子来了!”
替时芝梳妆打扮的姑娘们一扯嗓子,茶楼的众人立马闭上了嘴,保持安静。
赵武的目光,更是紧紧地盯着楼梯口。
很快,时芝在众人的簇拥下,从楼上走了下人。
新娘服,是张氏特地定做的。
时芝一袭红火,新娘服上,绣着精致的花儿,从头到尾,不论是头盖还是绣着,红火中透着雅致。
赵武不自觉凝神屏住呼吸,险些收不回目光。
“新郎还愣着做什么?”
媒婆偷笑着:“该拜堂成亲了!”
赵武方才回过神,有些讪讪一笑。
周围的伙计们看到这幅模样的赵武,不由偷笑,更是出声打趣赵武:“赵武,要我说,你这是看傻了眼。
横竖你马上就能将新娘子娶回家,赶紧去拜堂吧,可别让新娘等久了!”
“就是就是,指不定,新娘也等不及了呢!”
伙计们哄堂大笑。
媒婆连忙拉着时芝:“拜堂了拜堂了!”
张氏坐在最前方,接受时芝与赵武的对拜之礼。
时苓寻了个空位坐了下来。
她这个位置,距离茶楼大门最近。
能清楚瞧见茶楼外,街道的繁华与热闹。
元宵之日,街道上挂满五彩的灯笼,人来人往,热闹至极。
就在这时,一只脚迈进了茶楼。
时苓回过了头,只见韩启宣踏入了茶楼。
就在时苓看向韩启宣的那瞬间,韩启宣也恰好将目光转到她身上。
“我还以为你来不了了。”
时苓收回了目光,往旁边一挪,腾出了张空椅子。
时芝与赵武正在行拜堂礼,待行完礼,要不了多久,时芝与赵武便会去新宅,韩启宣再稍微晚一点,可就赶不上了。
韩启宣大大方方坐在了椅子上:“韩府的事有些多,处理需要不少时间。”
时苓自然能够理解韩启宣所说的这一句话,代表的是什么。
韩启宣即将离府,他傻了这么多年,这些年也都一直待在韩府并无外出,韩夫人放心不下也是正常的,难免不会多吩咐,多准备一些。
时芝与赵武拜完堂,也就算正式成了亲。
媒婆在前方露出笑容:“新娘快上花轿吧。”
看着时芝与赵武离开,时苓不由一笑,伸出了手,大大方方吃着果子。
众人则继续谈笑风生,有说有笑。
“我记得先前你说过你有心收下赵武,如今,赵武也算是自己人了,日后就算是有什么需要到他的地方,也不怕他不同意。”时苓不紧不慢出声。
这样的回答,倒让韩启宣有些意外。
那时,他不过稍微一提,时苓却记在了心里。
这一想,时芝言之有理。
时芝和赵武成亲,已经是一家子,日后若是有事想找赵武的话,也不怕找不到赵武。
“今日元宵,外头倒是热闹,待我们吃饱,去街头逛逛如何?”韩启宣随口出声。
时苓低点过了头:“好,这一走,可有段时间不能回到此处,那就趁着这个机会,在周围好好逛逛,就当做叙叙旧。”
武府。
赵武牵着时芝的手一同前行。
新宅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