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都市至尊宝鉴 > 第十四章 内幕消息

第十四章 内幕消息

杜针眼这次送来的十件古董里赝品质量非常高,一般情况下会瞒过很多人,但是在自己的眼里,这些赝品就像透明的一样,自然不会出什么纰漏

叶天龙和汤海秋自然明白对于杜针眼这一招,他们有的是方法进行反击。反击的最好方法无非让这些赝品曝光,让杜针眼自己先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

叶天龙和汤海秋商量一下应对方法。毕竟这件事情两个人要合起伙来才能做的更加完美。

“汤哥,这就按照你说的办,咱们好好给杜针眼上一课。叶天龙听完汤海秋的计划也是心头一热,这是杜针眼是没得跑了。要是这次计划在不打击一下杜针眼,那叶天龙就不在这古玩这一行混了。

“汤哥等把这杜针眼的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你再给我讲讲什么古玩圈的一些趣闻吧。说实话,我虽然已经干过三年的销售,和这古玩有关系,但是这里头的水有多深,我现在才开始明白,以前自己想的太天真了。以为自己接触一点皮毛就可以单独干一些事情。”叶天龙谦虚的说道。

当然这些事情是在没有至尊宝鉴前提下出现的情况。现在叶天龙有了至尊宝鉴,当然不会在遇见这种尴尬的情况了。但还是那个问题,多了解一下内幕,对于他来说没什么坏处。

汤海秋海球继续讲解的古玩圈的一些潜规则,当叶天龙听到这古玩圈假货横行的时候,自己也是摇了摇头,在御品轩先工作三年,他多多少少接触过赝品这一类的玩意,不过正规门店基本上是不涉及这一行当的,因为这会把自己招牌砸了的。

汤海秋给叶天龙把古玩圈几个有名的事件娓娓道来。虽然叶天龙对有些事情有耳闻,但是自己并没有具体去了解过。这把事情仔细了解后发现居然这么有趣。

汤海秋就像一位老大哥一样给叶天龙普及了国学的一些知识,叶天龙这时才明白自己在御品轩先工作了三年,以为自己了解了很多古玩圈的事情,没发现自己只是了解了皮毛。对于古玩内部真正的隐藏的黑幕,自己了解的还是太少了。弄的自己开店差一点儿倾家荡产。要不是自己有奇遇,现在很可能已经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了。

“汤哥你在给我讲一下其他有趣的故事,好让我对这古董圈里的一些大背景有些了解。”叶天龙兴趣被海秋的叙述勾起来了。

“天龙啊,你既然有兴趣听,我就再跟你讲一下咱们这古董圈里一些外人不太理解的背后故事。你也许前几年看过那《鬼吹灯》《盗墓笔记》这类小说吧?说实在的,老哥我也看过,虽然小说写的挺玄乎,但很多描写在这一行很多是非常符合咱们实际情况的的。”汤海秋说完之后神秘的笑了笑。

叶天龙不知道这古董圈竟然有许多自己根本不理解的事情发生。哪怕自己脑中就有至尊宝鉴这么神秘的东西,这古董一圈有些神秘的秘闻的事情自己也不清楚。

汤海秋非常满意叶天龙能这种态度,其实他一直有想把叶天龙拉进进珍藏阁的想法,现在正好加大其对古玩内幕的了解,也算是对他的初步培养吧,既然他有兴趣清,自己就当这个老师好了。

“这刚才给你讲了一些趣闻,现在给你讲一讲一些内幕啊。”唐海秋喝了口茶,理顺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娓娓道来了。

有人说,盗墓产业链上的“产、供、销”一条龙,是1980年以后才有的事情,这是一种误会,它实际始自民国。这是一条秘密的渠道,产业链上有“小链”和“大链”之分。前者“销”的终端在国内,后者则在国外,也更为诡异和复杂。

“产”,就是链条上第一环节——盗墓,主体是盗墓贼,在洛阳一带则实行“公司化盗墓”,有能力、有势力的盗墓贼成立“盗墓公司”,拉伙入股,是一种新型的“搭班子”形式。

“供”,就是国内文物市场的交易行为,处于交易的中间环节——主体是国内古玩商,也是盗墓活动事实上的组织策划者。

“销”,则是倒卖走私,进行国际交易,最终被国外博物馆、学术机构和买家收藏——主体是财大气粗的国际买家。

这“国人”与“外人”是互相勾结起来的,处于链条上的不同位置,是“供”与“销”的关系。在1933年发生的安徽寿县朱家集李家孤堆楚王墓被盗事件,闻讯而来的上海、南京、北平、天津等各地古玩商,直接守候在工地上,东西刚挖出土,便让古玩商抢购了,然后再转手卖给国际买家。

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利益,不少古玩商给盗墓贼加大刺激的筹码,鼓励他们盗墓。据著名金石家商承祚所记,民国时期,在长沙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