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于杏花村,于学堂来说,无疑是希望和未来二者的支柱,老先生身体康健,学堂自然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下去,可一旦老先生的身体状况出现了波动,那学堂就只能停课了。
此刻,英俊正站在学堂门口向那些送孩子来上学的村民们解释着今日放假的缘由,不少村民听闻老先生得病的消息之后都自发地组织起来想要给老先生送些进补的东西来。
村民们很是淳朴,也没什么好东西,大多是一些家养的鸡生的蛋和几把种在地里稀罕些的青菜。
大家伙送了东西就自觉地离开了,也没人提出要看望一眼老先生的想法来,生怕自己惊扰到了老先生的静养。
以小见大,从很多细节里李朝朝都能够看得出来杏花村的村民们对于老先生有多么敬重,也可以说是他们都对自家的孩子寄予重望,没人愿意让自己的后辈学着自己在地里刨食一辈子的!
掀开遮挡在身前的草帘,秦婉端着一碗刚刚煎好的药走进了老先生的居室,三间新建起的屋子,老先生给自己挑选了一间最小的作为居室。
内里的布置也是十分简朴,仅有的家具只是一张矮几和一个小书架,床头摆放着一个小箱子,敞开着,存放着一些破旧的衣裳。
李朝朝站在一旁看着,心底有些不是滋味,杏花村的希望可以说大半都寄托在老先生身上,可老先生的日子却过得并不好。
不过‘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道理李朝朝是明白的,或许在老先生眼里学堂能够建起三间新的屋子已经让他感到很幸福了!
“让我来吧!”
赵信的声音将李朝朝唤醒,他从秦婉手里接过来汤药,然后将老先生从床上搀扶起来靠在自己的肩头上面慢慢地给他喂药。
老先生醒过来了,他的脸上很是苍白,在回过神来之后看着赵信笑了笑自嘲道:“人老了,这身子确实不太中用了,让你们费心了!”
秦婉赶忙摇头道:“您可不能这么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老先生您为了学堂不辞辛苦,这才病倒了,我们岂能坐视不理?”
得体的话语让老先生有些惊讶,他深深地凝视了秦婉一眼,似乎是察觉到了秦婉与普通村民们的不同之处。
不过他并没有深究,很快就将视线放到了李朝朝身上:“我会尽快开课的,绝对不会让孩子们没课可上的……”
闻言李朝朝愣怔了片刻之后总算是想明白了老先生为什么会对她说这一番话,无非是担心因为自己的身体出了状况害的李朝朝对学堂的未来不信任,最终导致李朝朝撤资。
说实话,如果换一个人品一般的先生来给孩子们上课的话,李朝朝大概率是会撤资的,不至于把这三间屋子推了,但以后肯定是不会再拨付一分钱的!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眼前这个一直在为学堂和孩子们着想的老先生来说是不存在的,李朝朝当即开口安抚他道:“老先生您放心,学堂这边我会帮您一起看顾着的,实在不成,我来给孩子们上上课也行!”
虽说在蓝月国学堂里教的知识都是从一些科举时要用到的书籍里面摘选而出的,但对于李朝朝来说其实并不难理解,毕竟杏花村学堂只能够说是一个给孩子们启蒙学问的地方。
因此就算真让李朝朝包揽下来给孩子们上课的任务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一旁的赵信却是突然出声道:“距离会试还有月余时间,晚生倒是可以在温习课业的同时给那些孩子们上上课!”
看着老先生看向自己时那不信任的眼神,李朝朝知道自己以前在老先生眼里肯定算不上什么好学生,无奈,只得附和着赵信的提议:“是啊,帮孩子们上课的同时他也能够顺便温习一下那些知识点嘛!”
“那些东西童生试的时候都已经考过了!”老先生毫不留情地拆台道。
赵信替李朝朝解围:“无妨,近年来的科考试卷晚生都有留意过,负责科考的聂丞相很是喜欢加入一些应试学子们幼年时所学得的知识点作为考题,晚生刚好也准备好好温习一遍!”
赵信都已经这么说了,老先生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他紧紧地抓住了赵信的手,像是将要驾崩的皇帝将学堂这座江山托付给他一般:“孩子们年纪还小,难免会有些顽皮,还望你不要太过责难于他们!”
赵信很是温和地笑了起来:“这我倒是不怕,我管不住他们,李姑娘也能够管得住他们的!”
“对吧,李姑娘?”赵信回过头来看向李朝朝。
李朝朝在心底暗暗腹诽道:“该不会是打算让我叫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