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这边搬,放上去就好了!”
“大家都小心一点,安全最重要,别太着急了!”
“放饭了,放饭了!”
一日前还死气沉沉的城门口现在变得十分热闹,人来人往的,城里的原住民在经过一番试探之后也敢来往于此了,灾民们自顾自地造着属于自己的房子,没人去理会外人。
京城所有铁器作坊的铁料现在都被征运过来了,专门供给灾民们建造铁皮房,有了这些铁料,灾民们很快便都投入了工作之中,再也没有人会起闹事的心思了。
苏文和一众后续赶来的官员们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往来忙碌着的灾民们皆是欣慰地不断点头。
其中一名官员瞧见了不远处正在和英俊一起给灾民们放粥的李朝朝,他很是感慨地叹了一口气道:“看来我们这些人确实是比不上李司药啊!”
这名官员并不是捧杀李朝朝,他的度量不小,是真的打心底佩服李朝朝,而且与他抱有相同看法的大臣们也有不少,毕竟不是每个人的度量都是小的可怜的。
李朝朝并不知晓自己已经用事实折服了许多大臣,给灾民放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公平这一点就足够李朝朝头疼了,要是像现世的食堂阿姨那样子每个人都抖那么一抖,李朝朝估摸着自己应该要被人打死!
好在英俊和刘能都有过一定经验积累了,有他们两人相助,放粥的工作进行的还算顺利,让人感慨的是每一个过来领粥的灾民都会在离去之时端着碗向李朝朝弯腰行礼。
在一些有心人的宣扬之下,他们已经知晓以工代赈的法子是李朝朝提出的了,再看见李朝朝一个在他们眼里的贵人能够在这里给他们放粥,这些淳朴的灾民们对李朝朝的感激之情那是犹如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
就是李朝朝自己觉着有些古怪,想着自己要是受了这三十万灾民每人一拜的话会不会就此飞升了,不都说功德功德嘛,自己这一次应该积攒了很多很多的功德吧?
想到这里,李朝朝失笑着摇了摇头,将乱七八糟的想法赶出了自己的脑海,然后继续认真地为灾民们放粥。
晚些时候,总算是将自己这边的米粮全部都发放完毕了,看着都领到了米粮和热粥的灾民们,李朝朝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苏文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和他品级相差不了多少的官员们。
其中一个姓柳的官员是刑部侍郎,见了李朝朝他便迫不及待地向李朝朝问道:“李司药,这些灾民们从今以后都将聚集于此,这些人只怕是会自成一派,届时我们刑部的压力可就大了,不知李司药可有妙计啊?”
刑部掌管着天下刑狱,灾民里面也不全是淳朴之人,难免有一小部分的坏人,只是现在没有显露出来罢了,一旦他们稳定下来之后的确有可能给刑部带去不小的麻烦。
念及于此,李朝朝沉吟了许久这才开口向柳侍郎说道:“妙计谈不上,不过办法倒是有一个,那就是刑部这边可以先行将所有灾民的名字和籍贯都登记起来,事先与他们说清楚这是用来预防他们做恶的,相信应该是能够起到一些威慑作用的。”
大雨在冲垮了灾民们的家的同时也毁坏掉了许多财产,很多村落的名册,也就是记载本村人口数量,姓名籍贯的名册,这东西还是挺有用处的,现如今确实需要重制一本。
柳侍郎闻言一拍脑袋笑着说道:“我这糊涂脑袋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这茬呢!”
见柳侍郎从李朝朝这里得到了不小的启发,剩下的几个官员们对视了一眼之后都开始争抢着向李朝朝询问一些后续处置这些灾民们的问题。
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好在李朝朝脑子里还是有些料的,有些问题虽然李朝朝也从未处理过,但好歹看人处理过,在现世看电视的时候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了,所以李朝朝给出的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用的。
不过最后留下的苏文带来的问题却让李朝朝有些发愁了,苏文指着城门内和城门外的一大片空地上面正在慢慢建造起来的铁皮房向李朝朝问道:“李司药,你有想过这些铁皮房今后该如何处置吗?”
苏文的问题非常现实,因为灾民们不可能一直住在这里,这些铁皮房只是应急用的,大雨虽然褪去了,但周边的地方因为这一场大雨的缘故还泥泞得很,更有甚者因为周遭有河流流过的原因以及引发了一场规模较小的洪水。
京城的地势较高,所以这里并没有发现什么洪水的迹象,这也是为什么灾民们会往这边聚集的原因,只不过一旦洪水褪去,灾民们可以回到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