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后公孙策不由思虑万千,他对玄机道长的所做所为尤其不解,“万法归宗”一事,张正随深思熟虑,志在必取,更兼天师道势力庞大,自己实不知如何应对。
上官青云一家的命案犹为蹊跷,法会上被震死的吴华口口声声说是天师道害了上官青云一家,也不知是真是假。公孙策心想云梦山离鹰潭不远,不如去一趟查看查看,万一有所发现,也不枉了此次江西之行。
当下计议已定,一面修书一封寄于清虚,将龙虎山之事说与掌教,一面让两位师弟在鹰潭守候消息,自己起身前往云梦山查探上官青云的死因。
一个多月后清虚回信,信中大意讲万仙大会之事吾已知悉,尔等三人可从洪州由赣赴豫,玉清宫首座静虚道长自会在应天府南京接应。
陆不平久等公孙策不至,接信后略一思索,便在店中留了口信,约好了在南京等候公孙策,自己与叶逍遥当即启程赴豫。
两人先从鹰潭到了洪州,打洪州坐船由江入淮,由淮入汴,这一日,便来到了泗州的虹县,船家说不能往前走了,前面河面变窄,又都是运粮的漕船,官府把河面给封了。
陆不平与叶逍遥在船上呆得久了,也想上岸透透气,两人便付清了船资,弃舟从陆,来到了虹县县城。
那虹县也不甚大,酒家廖廖,此时已至正午,两人饥肠辘辘,好容易才找到一处饭馆,已然是人满为患,恰好此时有位客人离去,两人急忙抢住座位,吩咐小二快些打酒上菜。
这时只听门口一个破锣般的声音道:“店家,给道爷我找个位子上杯茶!”
叶逍遥扭头看时,不由得眼前一亮,只见店门口立着一位行走四方的道士,身穿绛紫色道袍,后背行囊,颌下一部五柳长髯,须发皆白,颇有些仙风道骨,看不出有多大年纪。
店小二连声道:“对不住啊道爷,您看我这儿都客满了,您还是去别的地方吧。”道士环顾四周,来到陆不平身边,一拱手:“这位道兄叨忧了,你我都是修道之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可否借个座儿?”
陆不平忙应道:“哪里哪里,道兄请坐!”便命小二添上一幅酒杯,一双筷子,那道士挨着陆不平坐下,问道:“你们两个是哪个道观的?”
陆不平答道:“是蜀中青城山玉清宫门下。”
道士抚须道:“原来是青城派的弟子,我和你们祖师广成子曾有一面之缘。”
陆不平大惊,广成子早已作古,此人竟然声称见过,不知他已有多少岁了,忙施一礼:“不知老前辈贵庚几何?”
道士笑道:“贵庚吗,我也说不准,总有两百来年吧!”
陆不平张大了嘴合不拢,心道今日莫不是遇到了吕纯阳钟离昧,忙敬酒上菜,道士也不客气,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陆不平通报了姓名,然后请教道长赐号。
道士言道:“吾乃点苍山白云观云阳子是也,老夫刚刚闭关修炼十八载,功行圆满,近日觉得无聊气闷,便下山来散散心,顺便斩妖伏魔,再找找有仙缘之人,度化他一下,了却平生心愿。”
闻听此言陆不平脸上的笑容登时向水开了一样往外溢,不住敬酒恭维,云阳子甚是倨傲。
也是合当有事,邻座的一个客官听到“斩妖伏魔”四个字,便注目云阳子,又见他仙风道骨,非比寻常,再加上陆不平阿谀奉承之词,便把云阳子当了神仙。
那客官走过来深施一礼,道:“三位道长有礼了,鄙人乃庆福斋绸缎庄的掌柜周进宝,不知三位道长大驾光临,招待不周,还请三位海涵,这顿饭就由鄙人做东,三位不须客气,来呀,小二的,上壶好酒!”
店小二又忙不迭的添酒加菜,这周进宝也插着坐下,三人交杯换盏,又喝了一通,云阳子便说道:“周老弟,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看你双眉紧锁,目光闪烁,莫不是心中有事?”
周进宝连声道:“老神仙果然厉害,一眼便知,我吗,就是有一件难事!”
云阳子一皱眉:“有事尽管说。”
周进宝忙道:“我东家呀,乃是虹县有名的周员外,家有资财巨万,良田百顷。可是膝下惟有一男,平素视若掌上明珠,那可真是搁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碰了。”
“可最近这周公子哪,突然被妖精迷住了,神志不清,周员外请了三班和尚,两院道士,均被妖精连打带吓,撵出门去,于是周员外命我等在外寻访高人,若是寻访不到,便不要我等回去,所以我吗才心焦!”
云阳子呵呵一笑:“我道是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