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乐响起——这次的动静比前几天更加响亮欢腾,要到京师了嘛,自然得庄重威严才对,马车也缓缓起动了。我坐的端端正正,心里不住的打小鼓,不知道进宫以后的生活,是不是真的像莲心说的那样悲惨;不知道进宫以后,会不会像金枝欲孽里面那样步步都是陷阱;不知道我这次进去,有没有那个命再活着出来……
我悄悄撇了一眼若兰和莲心,她二人此时也是面色凝重,大概也在担心今后的生活吧。我扭身挑了窗帘往外看,忽见一条大河横贯眼前。这条河宽七八米,水色深绿,水面平静。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厉水吧,也就是那条见证了易时需爹娘的传奇爱情的河。
车辇上了一座横架厉水的大桥。这桥纯以汉白玉石制成,样子很像天安门前的白玉刻龙石阶。桥宽五米有余,因为桥面坡度不大,所以我猜桥下是立了柱子的,不像是拱桥。
过了桥,就是一座十来米深的城门门洞(这城墙得多厚啊,我的脸皮虽厚,也要败给它了)。进了门洞,眼前豁然开朗,各式房屋楼台一一掠过眼前。街上人山人海的,但所有的群众都被官兵挡在一旁。哈哈,想不到咱宋连花也有被众人争相瞻仰的一天啊!虽然大家看的是人家易时需,跟我压根儿没有屁点关系,不过我还是沾沾自喜了一番。
我这厢一高兴就忘乎所以了,正要转头跟若兰她们大侃一番,却发现她们还保持着刚才的肃静,眼观鼻,鼻观心,犹如老僧入定。我心中没趣,只好转回头,假装看外面的热闹。
又走了好一会儿,眼前出现一溜儿高大的红墙——我的心一震,八成到宫门口了!我赶紧的放下窗帘,端身坐好,心里无缘无故的忐忑不安。不知道什么时候,奏乐的声音已经停了,这会儿四周一片静谧,只听得外面脚步沙沙,车轮轱辘。不多久,马车也戛然而止。
若兰在莲心的搀扶下缓缓踏下马车,我也手脚颤抖的跟了下来。不是我胆小,实在是我太激动了。你想啊,任谁在电视上看宫廷片看了十几年,能够有朝一日走进真正的皇宫,见到真正的皇上,都会激动不已的。还有,现在我已经把披风脱了,只有两件薄绸长裙在身,这秋风萧瑟的天气,不打哆嗦才怪哩!
我的脚踩到青石地面上,脚踏实地的立定,这才谨慎的抬起头,认真环顾四周。我们所停的地方正前方是一座正方形宫殿,左前方是一座体积相当庞大的长方形宫殿,它左边那座正方形宫殿跟我们前面的样式一样,相当于是两座小型宫殿夹着一座大型宫殿。当中这座大殿前面是一片青石铺就的大广场,那面积总得有三五个足球场大。
故宫诸位都去过吧,故宫的雕花长栏、金黄色琉璃瓦屋顶、朱红大柱,那可以说是金碧辉煌吧,而我眼前这些宫殿与故宫大为不同——灰黑色宽阔的梯形大屋顶,屋檐末端没有往上翘起,也没有吉祥物站在上面,而是落得很低,往外伸的很长,整体给人一种压迫感;大殿的墙壁为浅黄,门窗为深色朱红,红黄黑三色给人一种化繁为简、质朴厚重之感;这些殿宇全部坐落在高达十几米的广阔的三层大平台上,叫人不得抬头不仰望;平台与广场由台阶连接,台阶全是汉白玉石筑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蜿蜒犹如银河;平台上下和台阶两旁,每隔几步就有一位全副武装的士兵把守,整个气氛那叫一个肃杀!
我呆看了一会,咽了口唾沫。碧渊国皇宫的雄壮气魄,比紫禁城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此地建筑的古朴、严整、厚重,又是紫禁城所不能比的。我看最主要的症结就在这些高台上,为嘛要盖那么高的台子,叫人看着不由升起惧意——这得登多少台阶才能进屋啊!
不容我多想,若兰就跟着队伍开始往前走了,我慌忙提着裙子小步跟上。爬了N级台阶,爬到我都快要忍不住气喘如牛时,才走上三层高台,来到殿宇的屋檐下。又走了几十米,才算是到了大殿正门。高达好几米的门楣上,挂了一块巨大的红底金字大匾,上书“永乐殿”三个大字。底下的门槛高过膝盖,要迈过去应该很吃力吧!
我看若兰体态轻盈的撩群而入,也想跟着进去,忽的一只大枪横亘眼前。我顺着枪一看,原来是一位面色严肃的大兵举枪挡着我,那意思是说:这里不是你能随便进的!
我赶紧缩缩脖子,往后退了几步,这才发现莲心也在旁边。得,我俩这样的小角色,是没资格进大殿的,我们就乖乖的在外面等着吧。
只是我的心好奇的紧,不晓得真正的皇宫大殿是什么样的,那位皇帝长得是扁是圆,里面是不是还有文武百官……想着想着,我就不由得稍稍转头,用眼角的余光关心里面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