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深秋的第一次霜降在南俊降临时,人们刚翻过不久的土地上,才刚刚长出来的翠绿色的小草,就又被一层冰冷的霜白给覆盖上。
天冷了!人的心也难免会跟着悲凉与不舍!
南俊城,林星儿穿着一身泛着塑白的铠甲,站立在城门口,眼睛看着远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她的身后,有表情严肃悲凉,南俊中大大小小的官员,他们皆是身穿着干净整洁的朝服,连平日里不拘小节的工部大人,都是异常的整齐,身体也挺直了腰板,看那神情,跟平常简直判若两人。
再往官员的身后,还有两旁那些手拿长矛,围出一条安全线的将士们的身后,是拥簇着的南俊百姓们!
他们诚朴的双眼,紧紧跟随着林星儿的身影,透露出来的,是最真实,也是最浓重的不舍。
望着星儿的身影,所有百姓都忍不住流下满眼的热泪。
遇上了水灾和饥荒,他们是悲惨的,但同时,他们无疑也是古往今来的难民中最幸运的。
在天灾来临的时候,他们能遇上这么好的一个郡主,不仅给他们派粮派物,更是亲自来看病。
他们看到的都是林星儿不怕苦,不怕累,什么事身先士卒,走在最前面,在短短一个月余的时间里,将南俊治理的井井有条。
他们不用再忍饥受冻,他们的家园变得也更加的牢固,只是短短的一个月,他们肩上的担子,减轻了可不只是几年那么简单,而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面对这样的一位郡主,他们怎么会舍得她离开,根本就恨不得她永远都留在这里,他们会把她当做神一样。
可是,他们同样明白,那是不可能的,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想。
人群中已经传出了哽咽的声音,有些人更是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连句整话都说不出来。
这并不夸张,因为如果没有林星儿,就没有他们。说不定在洪水刚来的时候,他们就不在了。
“郡主,您还会回来吗?我们希望您有空的时候可以回来看看……”
“郡主,我们都会记得郡主对我们百姓的大恩大德,咱南俊啊,永远是您的家……”
“郡主!等来年丰收了,一定要回南俊,我们请你吃最好吃的地方饭菜……”
“……”
周围的呼声不断,林星儿的心中也变得异常沉重。
打马向后,转身看着这些可爱的同僚和百姓们。他们恍惚就如同自己的家人一样,已经难舍难分!
那一张张朴实无华的面孔,承载着对她的期盼,对她的渴望。可就是因为他们的渴望,让林星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前来传旨的公公有些不耐烦,不时在身后催促着林星儿。
“郡主,时候不早了,咱们还是快些上路,回去帝都吧。要知道,皇上可还在帝都等着您,要给您封赏呢……”
尖锐刺耳的声音让林星儿更加烦闷,好看的眉毛微微皱起,心中有些着急。
她着急的并不是因为身后传旨公公的催促,而是因为这些同僚和百姓。
她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可是,临近分别,她却不知道要说什么好。难道要说,她其实也不想离开南俊,说她也很想在和他们一起挖田种地?
可是,光她想有什么用?这是不可能的。她有她的责任,还有她的亲人。她必须回帝都。
不因为别的,因为帝都,还有她年迈的爷爷,绝无仅有的爷爷!那是她这辈子最不可能舍弃的人,也是不能推卸的责任跟义务。
最后,林星儿终归是语咽凝口,站了好一会儿,愣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只这样认真的看着南俊所有的一切,不管以后会不会再来南俊,她都想记住这里一切的一切。
这是她在南俊奋斗一月余的宝贵记忆,这里每个的城墙,都有属于她的印记,虽然短暂,却不可磨灭!
林星儿表情沉重的看着周围的人们,她不能保证什么时候还会回来,甚至不能承诺自己到底还会不会回来。
心里已经说上了一千句,一万句不舍的话,甚至几十万句,最后,也只能化作如蚊子一般的低吟——珍重!
林星儿抬起头,最后看了一眼南俊的城墙和嵌字,狠狠的闭了闭眼,果断的打马转身,朝着前方,朝着帝都,朝着爷爷,而去!
“郡主,一路多加保重!”
这是何大人的声音,透过风声,稳稳的传了过来。
林星儿虽然没有回头